淮山只在栏干北,目送飞云重黯然。
意思:进山只在栏杆北,目送飞说重暗淡。
出自作者[宋]张绍文的《自维扬辞亲暂归里中登楼有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烂漫家山景物妍》是一首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美景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首句“烂漫家山景物妍”直接点明作者所怀念的家乡是一片美丽如画的土地。用“烂漫”一词形容家乡的山水,既体现出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也暗示了家乡的自然环境优美,景色如诗如画。
“西风收拾下蛮笺”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西风将山川美景收纳在如蛮地纸张一般的画卷中的画面,进一步强调了家乡景色的美丽。
“半分寒事梅花里,一段幽怀夕照边”这两句则是对家乡景色更深入的描绘。作者在梅花盛开的季节,感受到寒冷的季节,而夕照下的家乡景色则勾起了作者的幽深情怀。
“渔唱凄凉招野色,雁行缥缈带晴烟”这两句描绘了家乡的渔民和雁行(大雁飞行)的情景,进一步丰富了家乡的自然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怀念。
“淮山只在栏干北,目送飞云重黯然”这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淮山在栏干北边,作者目送着飞逝的云彩,心情变得沉重黯然。这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也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家乡美景的描绘和怀念,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家乡之中,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感慨,使这首诗具有更深的内涵和意义。
相关句子
- 目送南飞云,令人想吴会。-- 出自《早春赠别赵居士还江左,时长卿下第归嵩阳旧》作者:[唐]刘长卿
- 我从庐山来,目送孤飞云。-- 出自《陶骥子骏佚老堂二首》作者:[宋]苏轼
- 今朝会意君知否,目送飞云挥五弦。-- 出自《午睡起遇急雨》作者:[宋]陆游
- 飞云无据。-- 出自《蓦山溪·厌厌睡起》作者:[宋]谢懋
- 飞云驶。-- 出自《薄媚》作者:[宋]董颖
- 留住飞云多少。-- 出自《如梦令·韵胜仙风缥缈》作者:[宋]辛弃疾
- 飞云日东西。-- 出自《阳岐守风诗》作者:[南北朝]鲍照
- 锦书飞云字。-- 出自《华山馆为国家营功德诗》作者:[南北朝]沈约
- 飞云骤雨。-- 出自《千秋岁·飞云骤雨》作者:[宋]晁端礼
- 飞云崩坠。-- 出自《点绛唇 后六月二十二日,同府僚宴饮白云朱》作者:[元]王恽
- 淮山西,淮山东。-- 出自《长相思·吴江枫》作者:[宋]王之道
- 淮山隐隐。-- 出自《减字木兰花·淮山隐隐》作者:[宋]淮上女
- 淮山旧相识。-- 出自《兰陵王·角声切》作者:[宋]陈韡
- 淮山清夜。-- 出自《减字木兰花·淮山清夜》作者:[宋]吴则礼
- 淮山秋晓。-- 出自《喜迁莺·淮山秋晓》作者:[宋]方岳
- 淮山碎。-- 出自《六州歌头·绿芜城上》作者:[宋]汪元量
- 目送飞鸿杳。-- 出自《菩萨蛮 题钱德钧水村图 珊瑚木难卷二》作者:[元]陆祖允
- 目送征鸿去。-- 出自《菩萨蛮·飞云障碧江天暮》作者:[宋]杨冠卿
- 目送落霞江浦。-- 出自《昭君怨·人在醉乡居住》作者:[宋]刘光祖
- 目送冥飞-- 出自《南乡子 秋日旅怀》作者:[元]王结
- 目送楚云空。-- 出自《浪淘沙·目送楚云空》作者:[宋]幼卿
- 目送斜阳岸。-- 出自《清平乐 题碧梧苍石图 珊瑚网名书题跋卷八》作者:[元]竹月道人
- 目送飞鸿远。-- 出自《桃源忆故人·小园雨霁秋光转》作者:[宋]朱敦儒
- 目送残晖。-- 出自《偷声木兰花·画桥浅映横塘路》作者:[宋]张先
- 目送归鸿。-- 出自《六州歌头·少年侠气》作者:[宋]贺铸
- 极目送云竹。-- 出自《昭君怨·隔叶乳鸦声软》作者:[宋]赵长卿
- 只在南园。-- 出自《六州歌头·西湖万顷》作者:[宋]辛弃疾
- 相寻只在。-- 出自《清平乐·平沙流水》作者:[宋]张炎
- 只在此心-- 出自《望蓬莱·词谨劝》作者:[元]王哲
- 只在心田-- 出自《菊花天·苦劝伊家省自煎》作者:[元]王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