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绮寮怨》 一曲琵琶,湓江上、惯曾听。

一曲琵琶,湓江上、惯曾听。

意思:一曲琵琶,湓江上、习惯曾经听。

出自作者[宋]陈允平的《绮寮怨》

全文赏析

这首诗《满院荼蘼开尽,杜鹃啼梦醒》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诗,通过对环境和场景的描绘,以及作者自身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深深的哀愁和思念。 首先,诗中描绘了荼蘼花已经开尽,杜鹃鸟的啼叫声将梦境打破。荼蘼花是夏季盛开的花卉,它的凋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到来。杜鹃鸟的啼鸣则常常被用来象征悲伤和离别。这种描绘为整首诗奠定了悲伤的基调。 接着,诗中提到了清晨的月色、绿水桥边和折柳的场景。这些景象充满了离别的氛围,使人想起古人送别时的场景。而“柳”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离别的象征,因此“折柳”这个动作也常被用来表达离别的情感。 然后,诗中描述了蒙蒙的烟草色、疏帘上的乱织罗带青等景象,这些色彩既描绘了环境,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忧愁和痛苦。烟草色常常被用来表达忧郁的情感,而乱织的罗带则象征着复杂的情感纠葛。 在饮酒告别之后,作者开始表达自己的离愁别绪。他感叹恨断云已经消散,飞鸾何处,暗示了离别的无可奈何。同时,他也想起了曾经听过的一曲琵琶,这又让人想起离别的哀伤和不舍。 最后,诗人在春深的小楼中,无法面对锦瑟这样的美好事物,只能空流泪。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深深的离愁别绪和无法自已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环境和场景、以及作者自身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深深的哀愁和思念。它是一首非常动人的诗,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满院荼蘼开尽,杜鹃啼梦醒。
记晓月、绿水桥边,东风又、折柳旗亭。
蒙茸轻烟草色,疏帘净、乱织罗带青。
对一尊、别酒初斟,征衫上、点滴香泪盈。
几度恨沈断云,飞鸾何处,连环尚结双琼。
一曲琵琶,湓江上、惯曾听。
依依翠屏香冷,听夜雨、动离情。
春深小楼,无心对锦瑟、空涕零。

关键词解释

  • 琵琶

    读音:pí pá

    繁体字:琵琶

    英语:lute

    意思:
     1.弹拨乐器。初名批把,见《释名•释乐器》。此类乐器原流行于波斯、阿拉伯等地,汉代传入我国。后经改造,圆体修颈,有四弦、十二柱,俗称“秦汉

  • 一曲

    读音:yī qǔ

    繁体字:一曲

    意思:I

     1.水流弯曲处。
       ▶《诗•魏风•汾沮洳》:“彼汾一曲,言采其藚。”
       ▶朱熹集传:“谓水曲流处。”
       ▶唐·刘禹锡《送李尚书镇滑州》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