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竹满前微雨过,远山无际薄云遮。
意思:修竹满前细雨流过,远处的山无际薄云遮。
出自作者[宋]蔡襄的《昼寝宴坐轩忆与苏才翁会别》
全文赏析
这首诗《投凉下马卧僧家》是一首描绘诗人投宿僧家的情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和感慨的诗。诗中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人生、历史、地域等问题的思考。
首联“投凉下马卧僧家,绕簟清风卷绛妙”,诗人投宿僧家的地点和环境被生动地描绘出来。诗人骑马投宿,在僧家的庭院里躺下,感受到围绕在他身边的清凉的风,这清风仿佛带着僧家的清净和宁静。同时,诗人也感受到僧家清凉的簟子上卷起的绛红色的丝织品,这丝织品也象征着僧家的富贵和华丽。
颔联“修竹满前微雨过,远山无际薄云遮”,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僧家的环境。修长的竹子在微雨后显得更加翠绿,远处的山峦在无际的天边被薄云遮住,展现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这些景色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平静和舒适。
颈联“武侯旧隐人应到,闽粤孤城日自斜”,诗人开始对历史和地域进行思考。这里提到的“武侯旧隐”可能是指诸葛亮在南中的隐居之地,诗人想到这里不禁让人想到诸葛亮的历史事迹。同时,诗人也提到自己身处闽粤孤城,太阳正在落下,这不仅描绘了时间的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
尾联“解与尘心消百事,更开新焙煮灵芽”,诗人表达了自己在这里能够消除尘世的烦恼,重新振作精神,继续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事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僧家新焙的茶的喜爱,希望能够继续品尝这种灵芽,以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舒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投宿僧家的情景,展现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人生、历史、地域等问题的思考。诗人的内心平静和舒适,以及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都在这首诗中得到了生动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