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开元寺》 坐隅咫尺窥岩壑,窗外高低辨翠微。

坐隅咫尺窥岩壑,窗外高低辨翠微。

意思:坐在角落近看岩石沟壑,窗外高低辨别翠微。

出自作者[唐]李绅的《开元寺》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生动且富有想象力的诗,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气息和深刻的哲理。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十层花宇真毫相,数仞峰峦閟月扉”,作者以高超的技巧描绘了一个宏大且精美的自然景象,十层的花宇像真的毫毛一般细致,数仞高的峰峦遮住了月亮的门扉。这个画面充满了神秘和美感,让人对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到惊叹。 颔联“攒立宝山中色界,散周香海小轮围”,宝山攒立,色彩斑斓,香海四溢,一轮明月围绕。这一联进一步细化了首联描绘的景象,增添了更多的元素和细节,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颈联“坐隅咫尺窥岩壑,窗外高低辨翠微”,诗人坐在角落里,咫尺之间就能窥视到深邃的岩壑,通过窗户可以看到高低起伏的翠微。这一联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入观察和感悟,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尾联“难保尔形终不转,莫令偷拂六铢衣”,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珍视和保护,希望这些美好的景象能够永远保持,不被破坏。同时也暗含了对人生的感慨,即使美好的事物难以永存,也要尽力去保护和珍惜。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生动,哲理深刻,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了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和诗歌的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十层花宇真毫相,数仞峰峦閟月扉。
攒立宝山中色界,散周香海小轮围。
坐隅咫尺窥岩壑,窗外高低辨翠微。
难保尔形终不转,莫令偷拂六铢衣。
作者介绍 李绅简介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唐朝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

李绅六岁时丧父,随母亲迁居润州无锡。二十七岁时中进士,补国子助教。后历任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淮南节度使等职,会昌六年(846年)在扬州逝世,年七十四。追赠太尉,谥号“文肃”。

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为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著有《乐府新题》二十首,已佚。代表作为《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关键词解释

  • 翠微

    读音:cuì wēi

    繁体字:翠微

    英语:blue mountain mists

    意思:
     1.指青翠掩映的山腰幽深处。
      ▶唐·李白《赠秋浦柳少府》诗:“摇笔望白云,开帘当翠微。”

  • 咫尺

    解释

    咫尺 zhǐchǐ

    (1) [very close]∶比喻相距很近

    天威不违颜咫尺。——《左传·僖公九年》

    咫尺之遥

    (2) [small]∶比喻微小

    无咫尺之功

  • 高低

    读音:gāo dī

    繁体字:高低

    短语:上下

    英语:(adv) simply; just

    意思:
     1.高高低低,或高或低。
      ▶唐·许浑《金陵怀古》诗:“松楸

  • 坐隅

    读音:zuò yú

    繁体字:坐隅

    意思:座位旁边。
      ▶汉·贾谊《鵩鸟赋》:“单阏之岁兮,四月孟夏,庚子日斜兮,鵩集予舍,止于坐隅兮,貌甚闲暇。”
      ▶唐·杜甫《北风》诗:“隐几看帆席,云山涌坐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