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宛丘任少府》 俗讹唯竞祭,地古不留春。

俗讹唯竞祭,地古不留春。

意思:俗讹只有竞争祭,土地自古不留春。

出自作者[唐]卢纶的《送宛丘任少府》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离别诗,作者在离开故乡、告别乡亲时,感慨万千。诗中描绘了故乡的习俗、环境、景色,以及自己的心情和感慨。 首句“带绶别乡亲,东为千里人”表达了作者离开故乡的悲凉心情。带绶,是古代官吏系印的带子,常作为官职的象征,这里用作借代,表示作者已经远离官场,成为了一名普通的行者。千里人,则表达了离乡背井、远赴他乡的孤独和寂寞。 “俗讹唯竞祭,地古不留春”两句描绘了故乡习俗的荒谬和环境的荒凉。竞祭,指争相祭祀,这种习俗显然是荒谬的,因为祭祀并不能改变生命的流逝和时间的无情。地古,表示故乡古老,环境荒凉,春天也不再光顾。 “野戍云藏火,军城树拥尘”两句描绘了离别时的环境。野戍,指荒野中的戍楼。军城,可能是作者所在的地方,因为军队驻扎的地方通常比较严整。这两句描绘了离别时天色阴沉、暮云密布、戍楼藏火、树木拥堵的景象,进一步烘托了离别时的悲凉气氛。 最后两句“少年何所重,才子又清贫”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未来的担忧和无奈。才子又清贫,表达了作者才华横溢却生活清苦的境况。这种境况可能是由于作者离开故乡、远离官场所致。 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留恋、对未来的担忧以及对人生的感慨。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离别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带绶别乡亲,东为千里人。
俗讹唯竞祭,地古不留春。
野戍云藏火,军城树拥尘。
少年何所重,才子又清贫。
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
卢纶(739-799年),字允言,今保定涿州市卢家场村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关键词解释

  • 祭地

    读音:jì dì

    繁体字:祭地

    意思:
     1.天子祭祀地神。
      ▶《礼记•祭法》:“燔柴于泰坛,祭天也;瘗埋于泰折,祭地也。”
      ▶《诗•大雅•云汉》“上下奠瘗,靡神不宗”毛传:“上祭天,下祭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