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闻蝉》 身轻自笑可驾鹤,眼明岂止堪窥豹。

身轻自笑可驾鹤,眼明岂止堪窥豹。

意思:身体轻自己笑可以驾鹤,眼睛明亮难道只堪窥豹。

出自作者[明]杨基的《闻蝉》

全文赏析

这首诗《眉庵四十未闻道,偶于世事无所好》是一首描绘作者自己生活状态的诗,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无所好、无长物、妻孥屡叹升斗绝的清苦生活的自嘲和坦然接受的态度。 首段描绘了作者四十岁仍未得道,对世事无所好,只喜欢东家竹子的生活状态。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作者对世俗的淡泊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和自嘲。 接下来的段落中,作者描述了自己的生活状态,没有多余的财产,只有一裘一帽,妻子和孩子经常为生活困苦而叹息。作者对自己的这种生活状态并不感到羞耻,反而认为无烟无灶的生活方式更为自在。同时,作者也认为自己虽然对世事无所好,但并不意味着自己没有优点,只是自己没有发现而已。 最后一段中,作者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坦然接受和自我欣赏的态度。他认为自己虽然有些瑕疵,但并不影响自己的美好品质。这种自我欣赏和自我肯定的态度,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自信和乐观。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坦然接受和自我欣赏的态度,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淡泊。这种生活态度不仅是一种自我安慰和自我肯定,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眉庵四十未闻道,偶于世事无所好。
寻常惟看东家竹,屈指十年今不到。
微躯之外无长物,寒暑一裘兼一帽。
妻孥屡叹升斗绝,不独无烟亦无灶。
身轻自笑可驾鹤,眼明岂止堪窥豹。
人情世故看烂熟,皎不如污恭胜傲。
有瑕可指未为辱,无善足称方入妙。
此意于今觉更深,静倚南风听蝉噪。
作者介绍 杨基简介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江苏苏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

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关键词解释

  • 岂止

    读音:qǐ zhǐ

    繁体字:豈止

    英语:not only

    意思:(岂止,岂止)
    犹何止。
      ▶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

  • 鹤眼

    读音:hè yǎn

    繁体字:鶴眼

    意思:(鹤眼,鹤眼)
    隐逸者的眼光。
      ▶唐·白居易《酬杨八》:“闭门足病非高士,劳作云心鹤眼看。”

    造句:闭门足病非高士,

  • 窥豹

    读音:kuī bào

    繁体字:窺豹

    意思:(窥豹,窥豹)
    见“窥豹一斑”。

    解释:1.见\"窥豹一斑\"。

    造句:暂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