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九》 澄彻戎盐出水涯,分明青玉净无瑕。

澄彻戎盐出水涯,分明青玉净无瑕。

意思:清澄戎盐出水边,分明青玉净无瑕。

出自作者[清]纪昀的《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九》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赞美产自交河的红色盐湖盐的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澄彻戎盐出水涯”中,“戎盐”指的是产自西域的盐,这里诗人用“出水涯”描绘了盐湖的广阔和深邃,仿佛一眼望去,盐湖无边无际,与天际相接。而“澄彻”则进一步强调了盐湖的清澈,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清新自然。 “分明青玉净无瑕”一句中,“青玉”是对盐湖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盐湖的青绿色,如同青玉一般晶莹剔透,无瑕无垢。这句诗进一步赞美了盐湖的纯净。 “犹嫌不及交河产”一句中,“犹嫌”二字表达了诗人对交河产盐的赞叹,似乎无论戎盐如何美丽,都无法与交河产盐相提并论。这里的“交河”指的是交河平原,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著名的产盐区。 最后,“一色轻红似杏花”一句中,诗人将红色盐湖盐比作杏花,不仅描绘了盐的颜色,更表达了其轻盈、美丽的特质。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盐湖的美丽和产盐的神奇,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产自交河的红色盐湖的美丽和纯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澄彻戎盐出水涯,分明青玉净无瑕。
犹嫌不及交河产,一色轻红似杏花。
作者介绍 纪昀简介
纪昀(1724.7.26-1805.3.14),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直隶献县(今河北沧州市)人。清代政治家、文学家,乾隆年间官员。历官左都御史,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

纪昀学宗汉儒,博览群书,工诗及骈文,尤长于考证训诂。任官50余年,年轻时才华横溢、血气方刚,晚年的内心世界却日益封闭。其《阅微草堂笔记》正是这一心境的产物。他的诗文,经后人搜集编为《纪文达公遗集》。

嘉庆十年(公元1805)二月,纪昀病逝,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

关键词解释

  • 澄彻

    读音:chéng chè

    繁体字:澄徹

    意思:(澄彻,澄彻)
    见“澄澈”。

    造句:②雪晴天:极其澄彻的晴空。东泉澄彻底,西塔顶连天。文登一脉透谭城,澄彻全无蜃气腥。文,

  • 青玉

    读音:qīng yù

    繁体字:青玉

    英语:gray jade

    意思:
     1.碧玉。
      ▶《吕氏春秋•孟春》:“﹝天子﹞载青旂,衣青衣,服青玉。”
      ▶南朝·梁元帝《言志赋》:“

  • 出水

    读音:chū shuǐ

    繁体字:出水

    英语:effluent

    意思:
     1.水自内出。
      ▶汉·王充《论衡•吉验》:“伊尹且生之时,其母梦人谓己曰:‘臼出水,疾东走。勿顾。’明旦视臼出水

  • 戎盐

    引用解释

    即岩盐。因产于 戎 地,故名。《周礼·天官·盐人》“王之膳羞,共飴盐” 汉 郑玄 注:“飴盐,盐之恬者,今戎盐有焉。”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石五·戎盐》:“《本草·戎盐》云:医方但用青盐,而不用红盐,不知二盐皆名戎盐也。所谓南海、北海者,指西海之南北而言,非炎方之南海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石五·戎盐》﹝集解﹞引 陶弘景

  • 涯分

    读音:yá fēn

    繁体字:涯分

    意思:限度;本分。
      ▶《隋书•董纯传》:“先帝察臣小心,宠踰涯分,陛下重加收採,位至将军。”
      ▶唐·卢象《青雀歌》:“逍遥饮啄安涯分,何假扶摇九万为?”宋·秦观《辞史官表》:“

  • 无瑕

    读音:wú xiá

    繁体字:無瑕

    英语:flawless

    意思:(无瑕,无瑕)
    指玉上没有斑点。比喻没有缺点或毛病。
      ▶《左传•闵公元年》:“心苟无瑕,何恤乎无家。”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