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朝中措·宝筝偏劝酒杯深》 秀指十三弦上,挑吟击玉锵金。

秀指十三弦上,挑吟击玉锵金。

意思:刘秀指着十三弦上,挑吟打玉铿锵金。

出自作者[宋]曹勋的《朝中措·宝筝偏劝酒杯深》

全文赏析

这首诗《宝筝偏劝酒杯深。歌舞乍沈沈。秀指十三弦上,挑吟击玉锵金。牙台锦面,轻移雁柱,低转新音。妙是不须银甲,向人说尽芳心。》是一首对古筝演奏的赞美诗。它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古筝演奏者精湛的技艺和音乐的魅力。 首先,诗的开头“宝筝偏劝酒杯深。”描绘了古筝作为宴会上的娱乐工具,被用来劝酒,暗示了其受欢迎的程度和地位。接下来的“歌舞乍沈沈。”描绘了演奏开始前,宴会上的歌舞逐渐安静下来,为即将到来的演奏做准备,营造出一种紧张而期待的氛围。 “秀指十三弦上,挑吟击玉锵金。”这两句直接描绘了古筝的演奏者,他的手指在古筝的弦上跳跃,发出如击玉般的声音,如金子般铿锵有力。这里使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演奏者的动作和声音形象化,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牙台锦面,轻移雁柱,低转新音。”这里描绘了演奏者如何移动筝柱,调整音调,以及如何轻轻弹奏出新的音符。这些动作和声音都十分精细,表现出演奏者对古筝的精通和对音乐的热爱。 最后,“妙是不须银甲,向人说尽芳心。”这两句是对演奏者的赞美。他的演奏如此美妙,以至于不需要银质的铠甲来展示他的技艺,他的音乐本身就能向所有人表达出他的才华和热情。这里的“芳心”可以理解为音乐的美妙和魅力,也可以理解为演奏者的高尚品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精妙的比喻,展现了古筝演奏的魅力,同时也赞美了演奏者的技艺和品质。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味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宝筝偏劝酒杯深。
歌舞乍沈沈。
秀指十三弦上,挑吟击玉锵金。
牙台锦面,轻移雁柱,低转新音。
妙是不须银甲,向人说尽芳心。

关键词解释

  • 三弦

    读音:sān xián

    繁体字:三弦

    英语:three-stringed

    意思:(参见三絃)
    弦乐器。木筒两端蒙蛇皮,上置长柄,有弦三根,故名。
      ▶清·陈维崧《菩萨蛮•燕市赠相者》词:

  • 锵金

    读音:qiāng jīn

    繁体字:鏘金

    意思:(锵金,锵金)

     1.撞击金属器物而发声。
      ▶南朝·梁·费昶《咏入幌风》:“锵金驱响至,举袂送芳来。”
      ▶唐·刘商《山中寄元二侍御》诗之二:“拖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