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风入松·新篁依约佩初摇》 从教三径入渔樵。

从教三径入渔樵。

意思:从教三直接进入渔樵。

出自作者[宋]张炎的《风入松·新篁依约佩初摇》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欣赏。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赏析这首诗: 1. 诗的开头:“新篁依约佩初摇。老石润山腰。”这两句描绘了新生的竹子和山石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竹子在初摇,仿佛是佩戴在身上的轻盈的乐器,给人一种轻盈、灵动的感觉。山石则显得老成、沉稳,与新生的竹子形成鲜明的对比。 2. “逸人未必犹酣酒,正溪头、风雨潇潇。”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环境的欣赏。逸人是指隐士,他们生活在自然之中,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着自然的恩赐。而风雨潇潇则是自然环境的描绘,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3. “砺齿犹随市隐,虚心肯受春招。”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体验和对自然环境的亲近。砺齿犹随市隐,表达了诗人愿意跟随隐士,体验他们的生活。虚心肯受春招,则表达了自然环境对诗人的欢迎和邀请。 4. “从教三径入渔樵。对此觉尘消。”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欣赏和感激之情。从教三径入渔樵,表达了诗人愿意跟随渔夫和樵夫,过着简单、自由的生活。对此觉尘消,则表达了自然环境能够消除心中的烦恼和尘世的纷扰。 5. “娟枝冷叶无多子,伴明窗、书卷诗瓢。”这两句描绘了自然景色与读书生活的结合。娟枝冷叶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它们陪伴着明窗下的书卷和诗瓢,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气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隐士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欣赏。它告诉我们,自然环境能够消除心中的烦恼和尘世的纷扰,让我们过上简单、自由的生活。同时,它也提醒我们,我们应该像隐士一样,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而不是被世俗所束缚。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新篁依约佩初摇。
老石润山腰。
逸人未必犹酣酒,正溪头、风雨潇潇。
砺齿犹随市隐,虚心肯受春招。
从教三径入渔樵。
对此觉尘消。
娟枝冷叶无多子,伴明窗、书卷诗瓢。
清过炎天梅蕊,淡欺雪里芭蕉。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张炎(1248-约1320),南宋最后一位著名词人,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临安(今浙江杭州)人,祖籍秦州成纪(今甘肃天水)。贵族后裔(循王张俊六世孙)。祖父张濡,父张枢,皆能词善音律。前半生富贵无忧。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南宋亡,张炎祖父张濡被元人磔杀,家财被抄没。此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长期寓居临安,落魄而终。

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

关键词解释

  • 渔樵

    引用解释

    1.打鱼砍柴。 唐 高适 《封丘县》诗:“我本渔樵 孟诸 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宋 苏轼 《前赤壁赋》:“况吾与子渔樵於 江 渚之上,侣鱼鰕而友麋鹿。”

    2.渔人和樵夫。 唐 王维 《桃源行》:“平明閭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宋 范成大 《携家石湖赏拒霜》诗:“渔樵引入新花坞,儿女扶登小锦城。” 清 顾光旭 《弓

  • 从教

    读音:cóng jiào

    繁体字:從教

    意思:(从教,从教)

     1.听从教导。
      ▶《韩非子•诡使》:“无二心私学,听吏从教者,则谓之陋。”
     
     2.指信教的人;教徒。
      ▶清·

  • 三径

    读音:sān jìng

    繁体字:三徑

    意思:(参见三径,三迳)

    解释:1.见\"三径\"。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