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东居 十六》 遗殊有恨终归海,睹物思人更可悲。

遗殊有恨终归海,睹物思人更可悲。

意思:给特殊有憾回到大海,见物思人更可悲。

出自作者[近代]苏曼殊的《东居 十六》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哀思的诗,借嫦娥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人天永隔的悲痛和无奈。 首句“珍重嫦娥白玉姿”赞美了嫦娥的美丽,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深深怀念和尊重。嫦娥的形象既美丽又孤独,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 “人天携手两无期”一句揭示了生与死、天与地的鸿沟,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逾越的距离的深深无奈。诗人用“携手”二字,描绘出深深的向往和渴望,却用“两无期”表达出无法实现的无奈。 “遗殊有恨终归海”一句充满了悲痛和遗憾。诗人用“归海”比喻生命的终结,用“遗殊有恨”表达了对于逝者的深深怀念和悲痛。 最后一句“睹物思人更可悲”则是表达了诗人看到与逝者相关的物品时,心中涌起的悲伤和怀念。这种深深的思念和悲痛,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深情厚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嫦娥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人天永隔的悲痛和无奈,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和尊重。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珍重嫦娥白玉姿,人天携手两无期。
遗殊有恨终归海,睹物思人更可悲。
作者介绍 苏曼殊简介
苏曼殊(1884—1918),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县(今广东省珠海市沥溪村)人。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

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汉文、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后人将其著作编成《曼殊全集》(共5卷)。作为革新派的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苏曼殊曾在《民报》、《新青年》等刊物上投稿,他的诗风“清艳明秀”,别具一格,在当时影响甚大。

关键词解释

  • 睹物思人

    解释

    睹物思人 dǔwù-sīrén

    [look at the thing and think of the person the article left by the departed reminds one of its owner] 看到东西即想起与物

  • 终归

    读音:zhōng guī

    繁体字:終歸

    短语:竟 归根到底 总算 卒 算 终

    英语:eventually

    意思:(终归,终归)

     1.传说中神兽名。<

  • 可悲

    读音:kě bēi

    繁体字:可悲

    短语:忧伤 难受 悲哀 悲 哀 悲伤 哀伤 哀愁 凄然 如丧考妣 伤心 伤感

    英语:lamentable

    意思:令人伤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