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甲寅岁除》 绝怜榾柮通红火,不与吾儿共地炉。

绝怜榾柮通红火,不与吾儿共地炉。

意思:非常同情榾柚与红火,不与我的孩子一起地炉。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甲寅岁除》

全文创作背景

《甲寅岁除》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一首诗。创作背景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从历史背景来看,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政治腐败,国势衰微的时期。当时,金兵不断南侵,国家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民族危亡的悲痛。 其次,从诗人的个人经历来看,刘克庄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情怀的诗人,他多次上书言事,力陈抗金救国之策,但未被采纳。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国事的关心和无奈。 最后,从诗歌内容来看,《甲寅岁除》描写了除夕之夜的景象,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同时,诗歌中也透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忧虑。 综上所述,《甲寅岁除》的创作背景涉及到历史、个人经历以及诗歌内容等多个方面。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老戴黄冠备扫除,空餐忽忽岁云徂。
击衔每愧监临旷,书考犹欣过犯无。
地主多情馈椒酒,阍人失职废桃符。
绝怜榾柮通红火,不与吾儿共地炉。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地炉

    读音:dì lú

    繁体字:地爐

    意思:(参见地炉,地鑪)

    解释:1.亦作\"地炉\"。 2.《庄子.大宗师》\"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后因以\"地炉\"为大地陶冶万

  • 红火

    读音:hóng huǒ

    繁体字:紅火

    意思:(红火,红火)
    形容兴旺、热闹、热烈。
      ▶魏巍《东方》第一部第六章:“时间不长,他已经置买了一辆胶轮大车,一匹大黑骡子,成为凤凰堡日子最红火的一家。”
      ▶孙犁

  • 绝怜

    读音:jué lián

    繁体字:絕憐

    意思:(绝怜,绝怜)
    极其喜爱。
      ▶宋·杨万里《暮寒》诗:“绝怜晴色好,无奈暮寒何。”
      ▶明·刘基《宿贾性之市隐》诗:“绝怜草色绿铺地,可爱梅花白照人。”

  • 榾柮

    读音:gǔ duò

    繁体字:榾柮

    意思:
     1.木柴块,树根疙瘩。可代炭用。
      ▶前蜀·贯休《深山逢老僧》诗之一:“衲衣线粗心似月,自把短锄锄榾柮。”
      ▶宋·陆游《霜夜》诗之二:“榾柮烧残地炉冷,喔咿声断

  • 通红

    读音:tòng hóng

    繁体字:通紅

    英语:very red

    意思:(通红,通红)
    很红;十分红。
      ▶宋·苏轼《书双竹湛师房》诗:“白灰旋拨通红火,卧听萧萧雪打窗。”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