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与张提点共饮席间作》 杜康曾唱莲花落,刘伶好饮舞啰哩,陶渊明赏菊醉东篱。

杜康曾唱莲花落,刘伶好饮舞啰哩,陶渊明赏菊醉东篱。

意思:杜康曾唱莲花落,刘伶好酒舞罗哩,陶渊明赏菊花醉东篱。

出自作者[宋]释道济的《与张提点共饮席间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酒的赞美诗,表达了对酒的热爱和对于饮酒的独特理解。诗中描绘了各种历史上的饮酒人物和场景,如杜康、刘伶、陶渊明等,以及他们饮酒的方式和态度。 首句“每日终朝醉似泥,未尝一日不昏迷”,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酒的痴迷,每日醉酒,昏迷不醒,这种对酒的热爱可见一斑。 “细君发怒将言骂,道是人间吃酒儿”,这里借用细君的故事,细君是汉代皇帝刘细君的妻子,她因为丈夫的嗜酒而感到烦恼,因此骂他为“人间吃酒儿”,但这也表达了她对丈夫的关心和担忧。 “莫要管,你休痴,人生能有几多时。杜康曾唱莲花落,刘伶好饮舞啰哩,陶渊明赏菊醉东篱。今日皆归去”,这几句是对饮酒的赞美和解释,诗人认为饮酒是一种人生的享受,是人生短暂的最好方式。他引用了杜康、刘伶、陶渊明等历史人物的故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最后,“今日皆归去,留得好名儿。”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饮酒的态度,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享受饮酒带来的乐趣,并留下美好的名声。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热情和哲理的饮酒诗,它表达了诗人对酒的热爱和对人生的理解。同时,它也提醒我们,饮酒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我们应该珍惜它,并留下美好的名声。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每日终朝醉似泥,未尝一日不昏迷。
细君发怒将言罵,道是人间吃酒儿。
莫要管,你休痴,人生能有几多时。
杜康曾唱莲花落,刘伶好饮舞啰哩,陶渊明赏菊醉东篱。
今日皆归去,留得好名儿。

关键词解释

  • 杜康

    解释

    杜康 Dù Kāng

    [Du Kang] 传说中酒的发明者,夏朝人。后作为美酒代称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引用解释

    1.传说为最早造酒的人。《书·酒诰》

  • 陶渊明

    解释

    陶渊明 Táo Yuānmíng

    [Tao Yuanming] (365—427) 东晋文学家、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曾为江州祭酒、镇江参军,后任彭泽令。因不满当时官员的腐败而去职,归隐田园,至死不仕

  • 东篱

    读音:dōng lí

    繁体字:東籬

    英语:Dongli

    意思:(东篱,东篱)

     1.晋·陶潜《饮酒》诗之五:“採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因以指种菊之处;菊圃。
      ▶唐·杨炯《

  • 莲花

    读音:lián huā

    繁体字:蓮花

    短语:莲 荷 芙蓉 荷花

    英语:lotus

    意思:(莲花,莲花)
    亦作“莲华”。
     
     1.即荷花。

  • 啰哩

    读音:luō lǐ

    繁体字:啰哩

    意思:(啰哩,啰哩)
    古代少数民族名。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四•秦襄毅公年谱》:“秦州有啰哩户,乃回回别种……予访得清水、秦安等县,亦有啰哩,乃移文各县,令其共为婚姻。”<

  • 明赏

    读音:míng shǎng

    繁体字:明賞

    意思:(明赏,明赏)

     1.公正高明的恩赏。谓赏赐得当。
      ▶《商君书•赏刑》:“夫明赏不费,明刑不戮,明教不变,而民知于民务,国无异俗。”
      ▶清·朱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