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晓晴二首》 青山春窈窕,碧草晓凄迷。

青山春窈窕,碧草晓凄迷。

意思:青山春窈窕,碧草晓凄迷。

出自作者[宋]白玉蟾的《晓晴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月落松方暗,花蜚鸟正啼。
青山春窈窕,碧草晓凄迷。》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清晨时分的美丽景象的诗。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青山、绿草、落月、花香、鸟鸣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 首先,“月落松方暗,花蜚鸟正啼。”这两句诗描绘了清晨时分的景象,月亮落下,松树在暗淡的月光下显得有些阴暗,而花在晨风中开放,鸟儿在欢快地歌唱。这种描绘给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感受,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只有自然的声音在耳边回荡。 “青山春窈窕,碧草晓凄迷。”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清晨的自然景色。青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显得更加神秘和美丽;绿草在晨露中显得更加鲜亮和生机勃勃。这种描绘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美丽的自然世界中。 整首诗的节奏轻快,语言简洁明了,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清晨时分的美丽景象,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它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悠远的感觉,仿佛让人暂时忘却了世俗的烦恼,沉浸在自然的怀抱中。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自然景色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它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和神秘,也让人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月落松方暗,花蜚鸟正啼。
青山春窈窕,碧草晓凄迷。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

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

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他曾云游罗浮、武夷、天台、庐山,阁皂等地,寻师访友,学道修炼,经历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辛岁月。他在云游途中,先后收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继瑞为徒。据称‘四方学者,来如牛毛‘,影响日益扩大,自此打破自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的单传历史。旋即复归武夷止止庵传道授法,正式创立金丹派南宗。

关键词解释

  • 青山

    读音:qīng shān

    繁体字:青山

    意思:
     1.青葱的山岭。
      ▶《管子•地员》:“青山十六施,百一十二尺而至于泉。”
      ▶唐徐凝《别白公》诗:“青山旧路在,白首醉还乡。”
      ▶《四游记•玉

  • 碧草

    读音:bì cǎo

    繁体字:碧草

    意思:
     1.青草。
      ▶南朝·梁·江淹《贻袁常侍》诗:“幽·冀生碧草,沅·湘含翠烟。”
      ▶唐·陈子昂《春臺引》:“感阳春兮生碧草之油油,怀宇宙以伤远,登高臺而写忧。”<

  • 凄迷

    读音:qī mí

    繁体字:凄迷

    英语:dreary and hazy

    意思:(参见悽迷,凄迷)

     1.形容景物凄凉迷茫。
      ▶宋·陆游《日暮》诗:“庙堧荒寂新犁地,堤草凄迷旧烧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