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采桑子 九日》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

意思:深秋塞北谁相忆,木叶萧萧。

出自作者[清]纳兰性德的《采桑子 九日》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深秋为背景,通过描绘寂寥的景色和情感,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 首句“深秋绝塞谁相忆”,直接点明时间和地点,将读者带入一个深秋的边塞。这里的“绝塞”给人一种荒凉、孤寂的感觉,让人不禁想问:在这个没有人烟的地方,谁会想起我?这里似乎暗示了诗人自己身处边塞,独自面对着荒凉的景色,而这种孤独和寂寥的情感也正是诗人所要表达的。 “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这句诗描绘了深秋的景色,树叶在风中摇曳,萧萧作响。而“乡路迢迢”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条回家的路是那么遥远。而“六曲屏山和梦遥”则描绘了诗人的梦境,他似乎在梦中看到了远方的家乡,但那只是“六曲屏山”,却无法触及。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的感慨和对离别的伤感。在这个美好的时节,诗人倍加珍惜时光,但因为离别,他无法尽情享受这美好的时光。他不去登高远望,只是感到心神恍惚,仿佛被离别所销魂。 最后,“南雁归时更寂寥”一句,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南飞的雁儿归去,而诗人却只能独自面对寂寥的边塞,更加感到孤独和无助。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深秋为背景,通过描绘寂寥的景色和情感,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时光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
乡路迢迢。
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
只觉魂销。
南雁归时更寂寥。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简介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关键词解释

  • 相忆

    读音:xiāng yì

    繁体字:相憶

    意思:(相忆,相忆)
    相思;想念。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唐·杜甫《梦李白》诗之一:“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 木叶

    读音:mù yè

    繁体字:木葉

    意思:(木叶,木叶)
    树叶。
      ▶《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晋书•儒林传•董景道》:“永平中,知天下将乱,隐于商洛山,衣木叶,食树果。”

  • 萧萧

    读音:xiāo xiāo

    繁体字:蕭蕭

    短语:簌簌

    英语:rustle

    意思:(萧萧,萧萧)

     1.象声词。常形容马叫声、风雨声、流水声、草木摇落声、乐器声等。

  • 深秋

    读音:shēn qiū

    繁体字:深秋

    英语:late autumn

    意思:犹晚秋。
      ▶唐·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诗:“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臺一笛风。”
      ▶鲁迅《野草•腊叶》:“

  • 绝塞

    读音:jué sāi

    繁体字:絕塞

    意思:(绝塞,绝塞)

     1.度越边塞。
      ▶《商君书•战法》:“无敌深入,偕险绝塞,民倦且饥渴,而复遇疾,此其道也。”
      ▶《战国策•东周策》:“秦敢绝塞而伐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