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感皇恩·两岁抚邦人》 题舆玉树,愧与蒹葭相倚。

题舆玉树,愧与蒹葭相倚。

意思:题舆玉树,羞愧和芦苇相倚。

出自作者[宋]毛滂的《感皇恩·两岁抚邦人》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诗中人物两岁抚邦人,曾无恩意,别后孤寂,画舸相追等场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首句“两岁抚邦人,曾无恩意”,直接点明诗人在这两年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和恩惠,表达了诗人的失落和无奈。接下来的“别後何人更相记”一句,表达了诗人离别后的孤独和无助,无人可以倾诉的痛苦。 “题舆玉树,愧与蒹葭相倚”一句,诗人用玉树比喻朋友的优秀,用蒹葭比喻自己的平凡,表达了对朋友的敬佩和自己的自愧不如。 “殷勤犹念我,同吟醉”两句,表达了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即使分别之后,仍然关心着对方,希望能够再次一起畅饮。 接下来的“画舸相追,孤城已闭。不道扁舟□云外”描绘了诗人和朋友分别后的场景,画舸相追,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而孤城已闭,则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 最后,“夜分月冷,一段波平风细”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月冷风细,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之情。同时,这段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无法得到缓解。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和朋友之间的交往、分别、思念等场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和对人生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自然,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两岁抚邦人,曾无恩意。
别後何人更相记。
题舆玉树,愧与蒹葭相倚。
殷勤犹念我,同吟醉。
画舸相追,孤城已闭。
不道扁舟云外。
夜分月冷,一段波平风细。
忆君清兴满,无由寄。
作者介绍
毛滂(1056——?约1124),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属浙江)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滂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衢州)赵英结为伉俪。,卒于宣和末年。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玉树

    读音:yù shù

    繁体字:玉樹

    英语:cajaput

    意思:(玉树,玉树)

     1.神话传说中的仙树。
      ▶《淮南子•墬形训》:“﹝崑崙﹞上有木禾,其修五寻。珠树、玉树、璇树、

  • 题舆

    读音:tí yú

    繁体字:題輿

    意思:(题舆,题舆)
    东汉·周景任豫州刺史时,尝辟陈蕃(字仲举)为别驾。
      ▶蕃辞不就。
      ▶景题别驾舆曰:“陈仲举座也。”不复更辟。
      ▶蕃惶惧,起视职。事见《太

  • 蒹葭

    读音:jiān jiā

    繁体字:蒹葭

    英语:JianJia

    意思:
     1.蒹和葭都是价值低贱的水草,因喻微贱。亦常用作谦词。
      ▶《韩诗外传》卷二:“吾出蒹葭之中,入夫子之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