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虞永康美功堂诗》 既从静寿识至乐,复於叹逝希前修。

既从静寿识至乐,复於叹逝希前修。

意思:既然从静寿认识到,又在叹息消逝希前修。

出自作者[宋]魏了翁的《和虞永康美功堂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对径城南州自然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联“我曾寄径城南州,果杏纂纂香浮浮。”诗人回忆起曾经在径城南州停留,那里的果杏香气四溢,为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联通过描绘果杏的香气,营造出一种温馨、宜人的氛围,为后文的描写奠定了基础。 颔联“云开千仞雪山白,月照万古沧江流。”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南州的壮丽景色,云开之后雪山显露,月光照耀下沧江流淌,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永恒。这一联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景色之中。 颈联“我时未得江山意,但爱高明甲西州。”诗人表达了自己当时未能领略到江山之美的遗憾,但同时也表达了对南州的喜爱之情。这一联通过抒情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尾联“人人得处自深浅,江山於尔无显幽。”诗人借江山之景抒发感慨,指出每个人对自然的感受不同,深浅不一,江山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景的尊重和理解,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大自然的美好。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和思考,引人深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我曾寄径城南州,果杏纂纂香浮浮。
云开千仞雪山白,月照万古沧江流。
我时未得江山意,但爱高明甲西州。
十年重来是邪非,独觉真意烂不疏。
虞侯着堂发幽闷,岂但清与耳目谋。
川流衮衮来不断,云物亹亹生无休。
既从静寿识至乐,复於叹逝希前修。
游人翕翕满江头,随所适处心悠悠。
童子长佩搴江蓠,女儿缝裙学石榴。
没人扬波白鱼跃,舟子竞渡苍龙摎。
田翁野妇看儿戏,咏归山暝风作秋。
固亦有志感时节,欲起湘累问灵修。
人人得处自深浅,江山於尔无显幽

关键词解释

  • 至乐

    引用解释

    最高妙的音乐。《庄子·天运》:“夫至乐者,先应之以人事,顺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然后调理四时,太和万物。”《吕氏春秋·制乐》:“欲观至乐,必於至治。”《大戴礼记·王言》:“至乐无声,而天下之民和。”

    最大的快乐。《庄子·至乐》:“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晋 陆机 《招隐》诗:“至乐非有假,安事浇醇朴。” 明

  • 前修

    读音:qián xiū

    繁体字:前修

    意思:(参见前脩)
    见“前脩”。

    解释:1.见\"前修\"。

    详细释义:称前代修德的贤士。楚辞?屈原?离骚:『謇吾法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