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锁重门静院空,翠华一去寂无踪。
意思:金锁重门静院空,翠华一去寂无踪。
出自作者[明]朱让栩的《拟古宫词一百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金锁重门静院空,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随风断,满地桐阴泣泪红》是一首对宫廷旧院的哀惋之诗,通过对环境的描绘来表达对昔日繁华场所的今昔对比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首句“金锁重门静院空”描绘了一个深锁重门的庭院,空无一人,静谧无声。金锁一词,暗示了庭院深深的封闭和孤独,同时也带有一定的警戒和防备之意,象征着宫廷的森严和复杂。这句诗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空寂的场景,为读者刻画出一个冷清、孤寂的环境。
“翠华一去寂无踪”一句,进一步描述了昔日繁华的宫廷在今昔对比中的落寞和寂寥。“翠华”在这里代指皇帝的仪仗,而“一去”则暗示了皇帝的离去,使这个曾经热闹繁华的地方变得冷清无踪。这句诗通过描绘皇帝的离去,表达了对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冷清的无奈。
“玉楼歌吹随风断”一句,描绘了昔日宫廷中的歌舞升平,但如今却已随风而逝,象征着过去的辉煌已经不再。玉楼是豪华的象征,歌吹则是歌舞升平的象征,而如今却随风断绝,暗示了过去的繁华已经消失殆尽。
最后,“满地桐阴泣泪红”一句,通过视觉和心理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今日的无奈。满地的桐树阴影仿佛在哭泣,而桐阴泣泪红则象征着过去的繁华和今日的冷清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句诗通过视觉和心理的描绘,将读者的情感带入到这个场景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今日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空寂的庭院、昔日繁华的宫廷和今日冷清的现状,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今日的无奈。同时,诗中也带有一定的哀婉之情,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沉重和悲凉。
相关句子
- 翠华葳蕤。-- 出自《太仆座上诗》作者:[魏晋]孙楚
- 何时返翠华。-- 出自《阮郎归·胡虏中原乱似麻》作者:[宋]春娘
- 翠华天远。-- 出自《摸鱼儿·渺人间》作者:[宋]姚云文
- 翠华葳蕤。-- 出自《九日侍宴乐游苑诗》作者:[南北朝]沈约
- 方观翠华反。-- 出自《从驾幸晋阳诗》作者:[南北朝]薛道衡
- 谁待翠华归。-- 出自《菩萨蛮·乱山影直危楼起》作者:[宋]曹勋
- 金锁银钩。-- 出自《行香子·玉殿琼楼》作者:[元]明本
- *金锁,窠紧闭。-- 出自《恣逍遥 承杜先生传语》作者:[元]王哲
-
宝幢低,金锁碎。-- 出自《更漏子·暑方烦》作者:[宋]李之仪
- 金锁小兰房。-- 出自《极相思·碧檐鸣玉玎珰》作者:[宋]蔡伸
- 牢闭玉关金锁。-- 出自《西江月·鼎器法天象地》作者:[宋]萧廷之
- 惺惺用、玉匙金锁。-- 出自《恣逍遥》作者:[元]王哲
- 重门深掩。-- 出自《河传 戏效花间体》作者:[元]邵亨贞
- 不掩重门。-- 出自《浪淘沙 晚 过雨》作者:[元]邵亨贞
- 掩重门。-- 出自《花间诉衷情 拟古》作者:[元]邵亨贞
- 重门深掩。-- 出自《河传 戏效花间体》作者:[元]邵亨贞
- 不掩重门。-- 出自《浪淘沙 晚 过雨》作者:[元]邵亨贞
- 掩重门。-- 出自《花间诉衷情 拟古》作者:[元]邵亨贞
- 重门深院。-- 出自《怨王孙/忆王孙》作者:[宋]李清照
- 深闭重门。-- 出自《减字木兰花·簪花照镜》作者:[宋]贺铸
- 重门尚掩。-- 出自《齐天乐·碧纱窗外黄鹂语》作者:[宋]方千里
- 隔重门。-- 出自《豆叶黄/忆王孙》作者:[宋]张元干
- 小花静院。-- 出自《蓦山溪·小花静院》作者:[宋]石孝友
- 不忆幽花静院。-- 出自《秋蕊香·向晓银瓶香暖》作者:[宋]杨泽民
- 重门静院,度香风屏障。-- 出自《谢池春·烟雨池塘》作者:[宋]李石
- 闲窗静院漏声长。-- 出自《诉衷情·闲窗静院漏声长》作者:[宋]曾觌
- 新篁静院叫钩輈。-- 出自《思佳客·落尽红雨乍收》作者:[宋]仇远
- 香烧静院趁朝晖。-- 出自《木兰花慢 武邑县王楫善居室,母俎氏出隆平》作者:[元]王恽
- 山空翠老。-- 出自《扫花游/扫地游》作者:[宋]张炎
- 空翠风烟。-- 出自《酒泉子 胜景者,独潇湘八景得其名,广?》作者:[元]吴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