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涿州道中录野人语(良乡役夫)》 老稚随波流,积尸比山阜。

老稚随波流,积尸比山阜。

意思:老人和小孩随波漂流,积尸星比山岗。

出自作者[明]程敏政的《涿州道中录野人语(良乡役夫)》

全文赏析

这首诗《我行范阳道》是一首描绘灾难的诗,通过描绘一个老人在范阳道上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水灾的严重性和人们的苦难。 首段描述了老人在范阳道上的水边遇到的情况,他穿着破烂的衣服,露出肘部,形象十分凄惨。接着,诗人通过邂逅与老人的对话,进一步揭示了灾难的严重性。老人哭诉水灾的异常,但天意难测,让人感到无奈和无助。 接下来的几段,诗人详细描绘了水灾的情景。六月的一天晚上,洪水从西边汹涌而来,声音如同万雷怒吼。堤上的柳树被水淹没,路旁的房屋和酒市也荡然无存。洪水过后,留下的只有沉寂的水面和满目疮痍的景象。 诗人在描述灾难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受灾者的同情和对天意的无奈。老少随着洪水漂流,尸体堆积如山,人们流离失所,无处可归。诗人通过描绘这些场景,展现了灾难的残酷和无情。 最后一段中,诗人描绘了灾后几个月的情况,农田被淹没,高低的野草杂乱无章。这里表达了对受灾者的同情和对未来的担忧,同时也揭示了灾难对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严重影响。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灾难的残酷和无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受灾者的同情和对未来的担忧。这首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示性,能够引起人们对灾难的关注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我行范阳道,水次遇老叟。
时当孟冬尽,破褐露两肘。
邂逅一咨诹,向我再三剖。
哭言水为沴,天意苦难究。
今年六月间,一日夜当丑。
山水从西来,声若万雷吼。
水头高十丈,没我堤上柳。
手指官路旁,瓦砾半榛莽。
昔有十数家,青帘市村酒。
人物与屋庐,平明荡无有。
水面沉沉来,忽见铁枢牖。
数日得传闻,水蚀紫荆口。
老稚随波流,积尸比山阜。
远近皆汤汤,昏垫弗可救。
如此数月余,乃可辨疆亩。
下田尽沮洳,高田剩稂莠。

关键词解释

  • 山阜

    读音:shān fù

    繁体字:山阜

    意思:亦作“山峊”。
     土山。泛指山岭。
      ▶《荀子•赋》:“有物于此,生于山阜,处于室堂。”
      ▶《楚辞•王逸<九思•悯上>》:“川谷兮渊渊,山峊兮峉峉。”
     

  • 波流

    读音:bō liú

    繁体字:波流

    英语:wave current

    意思:
     1.水流;支流。
      ▶汉·刘向《说苑•杂言》:“错吾躯于波流,而吾不敢用私。”
      ▶唐·薛用弱《集异

  • 老稚

    读音:lǎo zhì

    繁体字:老稚

    意思:老幼。老人和小孩。
      ▶《孟子•滕文公上》:“使老稚转乎沟壑,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新唐书•循吏传•裴怀古》:“人知其还,携扶老稚出迎。”
      ▶宋·苏轼《次

  • 随波

    读音:suí bō

    繁体字:隨波

    意思:(随波,随波)

     1.依着风波飘动。
      ▶《文选•宋玉<高唐赋>》:“徙靡澹淡,随波闇蔼。”
      ▶刘良注:“言林木繁茂,随风波而动。”
      ▶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