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喜见刘同州梦得》 论心共牢落,见面且欢娱。

论心共牢落,见面且欢娱。

意思:论心一起牢落,见面并且欢乐。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喜见刘同州梦得》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紫绶白髭须,同年二老夫》,从题目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是一首表达对同龄人敬仰和喜悦之情的诗。 首联“紫绶白髭须,同年二老夫。论心共牢落,见面且欢娱。”描绘了两位老人的形象:一位是紫绶飘飘,白发苍苍,一位是白髭飘逸,年岁相近。他们在一起谈论心事,就像放牧的牛羊一样自由自在,见面时感到无比的欢乐。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表达了两位老人的深厚友谊和欢乐相聚的场景。 颔联“酒好携来否?诗多记得无?应须为春草,五马少踟蹰。”进一步描绘了这次聚会的情景。诗人询问是否带来了好酒,是否带了许多诗作,并建议他们为春天的草儿作诗,表达出对他们的敬仰之情。这一联通过询问酒和诗的情况,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和期待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自己的诗才和才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两位老人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同龄人的敬仰和喜悦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自己的才情和期待,展现出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此外,这首诗的用词用句也十分精妙,“紫绶”、“白髭”、“共牢落”等词语形象生动,富有诗意;“五马少踟蹰”这一句更是以景喻情,通过春天的草儿来表达对两位老人的敬仰之情,十分巧妙。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真挚情感和才情的美文,值得一读再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紫绶白髭须,同年二老夫。
论心共牢落,见面且欢娱。
酒好携来否?
诗多记得无?
应须为春草,五马少踟蹰。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欢娱

    读音:huān yú

    繁体字:歡娛

    英语:happy; joyous; gay

    意思:(参见懽娱,欢娱)

    近义词: 欣喜、欢喜、欢畅、欢快、欢乐、欢欣、欢腾

  • 见面

    读音:jiàn miàn

    繁体字:見麵

    短语:晤 会客 会 照面

    英语:meet

    意思:(见面,见面)

     1.认识。指初次相见。
      ▶汉·荀悦《

  • 论心

    读音:lùn xīn

    繁体字:論心

    意思:(论心,论心)

     1.研究思想。
      ▶《荀子•非相》:“故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
     
     2.谈心,倾心交谈。
      ▶晋·陆机《演连珠

  • 共牢

    读音:gòng láo

    繁体字:共牢

    意思:古婚礼时,夫妇共食一牲。牢,祭祀用的牺牲。
      ▶《礼记•昏义》:“婿揖妇以入,共牢而食,合卺而酳,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
      ▶孔颖达疏:“共牢而食者,在夫之寝,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