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依韵和邵不疑寄杜挺之以病雨止冷淘会》 邵杜二良守,相逢欲沾醉。

邵杜二良守,相逢欲沾醉。

意思:邵杜二良守,相逢想沾醉。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依韵和邵不疑寄杜挺之以病雨止冷淘会》

全文赏析

这首诗《邵杜二良守,相逢欲沾醉》是一首对友人相聚的深情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首段描绘了两位友人相逢的场景,他们促膝长谈,开怀大笑,言语有味。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喜悦之情。 第二段则是对友人之间的交流的描述,他们各自表达了对忠义的看法,表达了彼此之间的忠诚和正义感。诗人通过这种描述,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对道德的追求。 第三段则是诗人对自己身份的反思,他觉得自己疏贱卑微,未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政治才能。但是,这次和高古之谈让他感到勇气倍增,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最后一段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感激之情。他感谢友人的陪伴和关心,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激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思考,是一首感人至深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邵杜二良守,相逢欲沾醉。
促膝一开颜。
衮衮言有味。
或叹季路宜,或语伯夷是。
各怀忠义心,要终岂同异。
我实疏贱躯,政治未使试。
预兹高古谈,懦志生勇气。
明当馔汤饼,疾雨晦天地。
一日不见君,何止如三岁。
口腹尚乖期,荣华可推类。
嗟嗟勿复问,安恬固无媿。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相逢

    读音:xiāng féng

    繁体字:相逢

    短语:撞见 碰到 遇见 赶上 遇到

    英语:come across

    意思:彼此遇见;会见。
      ▶汉·张衡《西京赋》:“跳

  • 邵杜

    读音:shào dù

    繁体字:邵杜

    意思:西汉·召信臣和东汉·杜诗的并称。召,又作“邵”。二人先后为南阳太守,有惠政,时人称之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见《后汉书•郭杜孔张等传》。
      ▶宋·王禹偁《送柴侍御赴阙序》:“龚·

  • 守相

    读音:shǒu xiāng

    繁体字:守相

    意思:
     1.代理丞相。
      ▶《战国策•秦策五》:“文信侯出走,与司空马之赵,赵以为守相。”
      ▶高诱注:“守相,假也。”
     
     2.郡守和诸侯王之

  • 沾醉

    读音:zhān zuì

    繁体字:沾醉

    意思:(参见霑醉)
    谓大醉。
      ▶明·沈德符《野获编•府县•金元焕》:“即具酒肴盛馔……人人以大觥沃之沾醉。”
      ▶清·周亮工《与陈琪园书》:“旅次龙山,饮羊羔酒过多,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