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二月雪》 杞菊吾所嗜,惟恐食不足。

杞菊吾所嗜,惟恐食不足。

意思:枸杞菊花我所爱,因为担心食物不够。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二月雪》

全文赏析

这首诗《宁伤桃李花,无损杞与菊》以一种独特的视角,表达了诗人对于食物的热爱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诗中,诗人强调宁可伤害桃李花,也不能损害杞菊,这不仅表达了他对食物的珍视,也体现出他对自然之美的独特理解。 “杞菊吾所嗜,惟恐食不足”,诗人表达了他对杞菊的喜爱,但更进一步地,他担心食物不足,这反映出他对食物的极度珍视。这种态度不仅体现了他的生活智慧,也体现了他的生活哲学。 “花开少年事,不入老夫目”,诗人用“花开少年事”来表达对青春的怀念和对时间的无奈,同时也表明他已经无法欣赏这些美丽的花朵了。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诗人的生活经验,也体现了他的生活态度。 “老夫无远虑,所急在口腹”,这是诗人的自嘲,也是他的坦诚。他承认自己已经不再年轻,他的考虑更多的是口腹之欲,这既体现了他的现实生活状态,也体现了他的生活智慧。 最后,“风晴日暖雪初销,踏泥自采篱边绿”,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风和日暖,雪已消融,诗人踏着泥泞去采摘篱笆边的绿叶,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也体现了他的生活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一种深情而坦诚的方式表达了诗人的生活哲学和生活智慧,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宁伤桃李花,无损杞与菊。
杞菊吾所嗜,惟恐食不足。
花开少年事,不入老夫目。
老夫无远虑,所急在口腹。
风晴日暖雪初销,踏泥自采篱边绿。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惟恐

    读音:wéi kǒng

    繁体字:惟恐

    短语:吓坏 怵 忧惧 怔

    英语:for fear that

    意思:只怕。
      ▶《孟子•离娄上》:“侮夺人之君,惟恐不顺焉,恶

  • 不足

    读音:bù zú

    繁体字:不足

    短语:贫乏 左支右绌 缺乏 短小 青黄不接 匮 枯竭 紧张 匮乏 捉襟见肘

    英语:lacking

    意思:
     1.不充足,

  • 杞菊

    读音:qǐ jú

    繁体字:杞菊

    意思:枸杞与菊花。其嫩芽、叶可食。菊,或说为菊花菜,即茼蒿。
      ▶唐·陆龟蒙《杞菊赋》序:“天随子宅荒,少墙屋,多隙地,着图书所前后皆树杞菊。夏苗恣肥日,得以採撷之,以供左右盃案。”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