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王仲彝仲彝留三衢久不归省因又箴之》 书去不知何日到,人来先问几时归。

书去不知何日到,人来先问几时归。

意思:书去不知道什么时候到,人先来问他什么时候回来。

出自作者[宋]高翥的《寄王仲彝仲彝留三衢久不归省因又箴之》

全文赏析

这首诗《别君三见雁南飞,梦裹相逢觉又非。书去不知何日到,人来先问几时归。》是表达了离别和思乡之情。 首联“别君三见雁南飞,梦裹相逢觉又非。”描绘了作者与友人离别时,看到大雁南飞的情景,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同时,梦中的相逢醒来却发现只是幻觉,暗示了离别的痛苦和无奈。 颔联“书去不知何日到,人来先问几时归。”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书信的期待和思念。书信的送达不知何时能到达,而人却已经回来询问何时归来,这种矛盾的心理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颈联“正堪镫火亲书卷,莫遣尘埃染客衣。”表达了作者在等待书信的过程中,可以借着灯火读书,不要让旅途的尘埃弄脏了客人的衣服,暗示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心和思念。 尾联“二老倚门知已久,交情於此亦依依。”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父母的关心,同时也表达了两人之间的友情深厚。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离别、思念、期待、关心等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友人父母的关心。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别君三见雁南飞,梦裹相逢觉又非。
书去不知何日到,人来先问几时归。
正堪镫火亲书卷,莫遣尘埃染客衣。
二老倚门知已久,交情於此亦依依。
作者介绍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是江湖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关键词解释

  • 几时

    读音:jǐ shí

    繁体字:幾時

    英语:what time; when

    意思:(几时,几时)

     1.多少时候。
      ▶汉武帝《秋风辞》:“少壮几时兮,奈老何!”唐·韩愈《祭十二郎

  • 不知

    读音:拼音:bù zhī 五笔:gitd

    不知的解释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词语分解

    • 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
  • 何日

    引用解释

    哪一天;什么时候。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仲仙 ﹞又吟曰:‘儂别去,泪双流,使我揉断离肠何日休。’” 刘大白 《各各作工》诗:“各各作工,各各作工!什么财东,什么雇佣,一样的人,阶级重重!无人不工,何日成功!”

    读音:hé r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