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已亥杂诗 219》 偷闲颇异凡夫法,流水池塘一观心。

偷闲颇异凡夫法,流水池塘一观心。

意思:偷闲很不同一般人法,流水池塘一看心。

出自作者[清]龚自珍的《已亥杂诗 219》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肉体生意和佛教教义的,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闲暇生活的独特看法。 首句“何肉周妻业并深,台宗古辙幸窥寻”中,“何肉”和“周妻”是两个比喻,分别代表了世俗的肉体生意和佛教教义中的修行。“业并深”表达了世俗生活的复杂性和深度。而“台宗古辙”则暗示了佛教教义的古老传统和追寻之路。诗人希望通过追寻佛教教义来窥视和解决世俗生活的困扰。 “偷闲颇异凡夫法,流水池塘一观心”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闲暇,以一种不同于凡夫俗子的方式来体验生活。他希望通过流水池塘这样的自然景观来审视自己的内心,达到心灵的平静和超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佛教教义的追寻和探索。它提醒我们,尽管生活充满了各种困扰和挑战,但我们可以通过寻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来找到解决之道。同时,它也提醒我们,我们应该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刻,无论是忙碌还是闲暇,都是生活的一部分。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何肉周妻业并深,台宗古辙幸窥寻。
偷闲颇异凡夫法,流水池塘一观心。
作者介绍 范成大简介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sè)人,号定庵(ān)。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关键词解释

  • 凡夫

    读音:fán fū

    繁体字:凡夫

    英语:ordinary person

    意思:
     1.平庸之人。
      ▶三国·魏·曹冏《六代论》:“委天下之重于凡夫之手,託废立之命于姦臣之口。”

  • 偷闲

    读音:tōu xián

    繁体字:偷閑

    英语:snatch a moment of leisure

    意思:(偷闲,偷闲)
    挤出空闲的时间。
      ▶唐·白居易《岁假内命酒赠周判官萧协律》诗:“

  • 池塘

    读音:chí táng

    繁体字:池塘

    短语:

    英语:pond

    意思:
     1.蓄水的坑,一般不太大,也不太深。
      ▶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诗:“池塘生春草

  • 法流

    读音:fǎ liú

    繁体字:法流

    意思:
     1.佛教语。相续不绝的佛法。
      ▶南朝·梁元帝《谢敕送齐王瑞像还启》:“身持凈戒,心抃法流。”
      ▶唐·王维《为舜阇黎谢御题大通大照和尚塔额表》:“宿修梵行,愿在

  • 观心

    读音:guān xīn

    繁体字:觀心

    意思:(观心,观心)
    观察心性。佛教以心为万法的主体,无一事在心外,故观心即能究明一切事(现象)理(本体)。
      ▶《十不二门指要钞》上:“盖一切教行,皆以观心为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