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久春恨多,风清暗香薄。
意思:深夜春恨多,风清暗香迫近。
出自作者[唐]元稹的《三月二十四日宿曾峰馆,夜对桐花,寄乐天》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微月照桐花,月微花漠漠》,它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描绘了夜晚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绪。
首先,诗人通过描绘微月照着桐花,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这里的“月微花漠漠”形象地描绘了月光柔和,花影朦胧的景象,给人一种深深的宁静感。这种景象也暗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是平静而深沉的。
接着,诗人通过“怨澹不胜情,低回拂帘幕”表达了内心的情感。这里的“怨澹”可能指的是诗人内心的淡淡哀愁,而“低回”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徘徊和犹豫。诗人似乎在思考一些难以言明的事情,低回在帘幕之间。
在描述桐花的叶子和阴影时,诗人使用了“叶新阴影细”和“露重枝条弱”这样的词语,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静谧和桐花的柔弱之美。这些细节描绘也暗示了诗人的内心也是细腻而敏感的。
“夜久春恨多,风清暗香薄”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这里的“夜久”可能指的是夜深人静的时候,而“春恨”则可能指的是诗人对春天的感慨和哀愁。风清暗香薄则描绘了夜晚清风吹过,花香淡淡的情景,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情感。
最后,“是夕远思君,思君瘦如削。但感事暌违,非言官好恶”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某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的“远思君”可能指的是诗人对远方某人的思念,而“瘦如削”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思念之深。诗人感到他们之间的事情有别离,并非因为言语上的争执,而是因为生活的不同选择。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景色,并以此为背景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绪。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将内心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使人感受到了诗人的深情和细腻。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感慨和哀愁,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敏感和多情。
在结尾,“我在山馆中,满地桐花落”,诗人似乎在山中的馆舍中独自沉思,满地的桐花似乎也在默默地陪伴着他。这种情景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寥,同时也让人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它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情感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它不仅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深情和细腻,也让人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相关句子
- 槐夏风清。-- 出自《柳梢青·槐夏风清》作者:[宋]杨无咎
- 湖风清软。-- 出自《减字木兰花·双龙对起》作者:[宋]苏轼
- 水风清。-- 出自《江神子/江城子 湖上与张先同赋》作者:[宋]苏轼
- 道风清。-- 出自《绿头鸭·道风清》作者:[元]王吉昌
- 晓风清。-- 出自《江神子/江城子》作者:[宋]曹冠
- 暗香时度。-- 出自《点绛唇 梅》作者:[元]刘秉忠
- 暗香浓。-- 出自《江神子/江城子》作者:[宋]葛胜仲
- 暗香疏影。-- 出自《点绛唇·雪径深深》作者:[宋]王十朋
- 暗香清绝。-- 出自《减字木兰花·暗香清绝》作者:[宋]姚述尧
- 人语暗香中。-- 出自《眼儿媚·霏霏疏影转征鸿》作者:[宋]宋齐愈
- 暗香疏影。-- 出自《减兰十梅/减字木兰花》作者:[宋]李子正
- 暗香堕靥。-- 出自《上林春/一落萦》作者:[宋]曾纡
- 暗香疏影。-- 出自《点绛唇·雪里芳丛》作者:[宋]无名氏
- 暗香微度。-- 出自《点绛唇·烟淡黄昏》作者:[宋]无名氏
- 暗香疏影。-- 出自《点绛唇·破萼江梅》作者:[宋]无名氏
- 夜久魂-- 出自《春月》作者:[唐]元稹
- 夜久孤灯荧。-- 出自《子瞻尚书惠涵星砚月石风林屏作歌以送之赋十》作者:[宋]范祖禹
- 夜久轻寒透。-- 出自《点绛唇·绿萼冰花》作者:[宋]蔡伸
- 夜久众星没。-- 出自《古风其三十二》作者:[唐]李白
- 夜久兰膏烬。-- 出自《醉春风·陌上清明近》作者:[宋]无名氏
- 夜久膏既竭。-- 出自《秋夜诗》作者:[南北朝]鲍照
- 夜久寂无人。-- 出自《菩萨蛮·溶溶花月天如水》作者:[宋]张孝祥
- 春恨悄。-- 出自《玉漏迟 题吴梦窗《霜花腴词集》》作者:[宋]周密
- 点点雨声春恨。-- 出自《谒金门·梅粉褪》作者:[宋]曾原一
- 春恨入双眉。-- 出自《巫山一段云 松鹤峰》作者:[元]赵孟*
- 影残春恨小。-- 出自《菩萨蛮·霜天不管青山瘦》作者:[宋]无名氏
- 赋春恨、彩笺双幅。-- 出自《夜游宫·江面波纹皱縠》作者:[宋]贺铸
- 叹春恨、年年常有。-- 出自《杏花天·风韶雨润催花候》作者:[宋]赵彦端
- 多风措。-- 出自《柘枝舞》作者:[宋]史浩
- 池南又多风。-- 出自《赠故人马子乔诗》作者:[南北朝]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