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孙通直》 斯民利病君多识,好奉新书谒帝庭。

斯民利病君多识,好奉新书谒帝庭。

意思:这些民间的利弊你知道很多,喜欢捧着新书谒见帝庭。

出自作者[宋]韩维的《送孙通直》

全文赏析

这首诗《白首归来养性情,同时流辈尽雕零》是一首对人生经历和思考的深刻描绘。诗中描绘了一位白首归来的老人,他在人生的曲折历程中,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性情和追求,同时也对过去的同行者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首句“白首归来养性情”表达了诗人对晚年生活的淡定和从容,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人生的深刻理解。这里的“白首”并非指年龄,而是指老年,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理解,认为老年是人生的一种自然状态,无需畏惧。 “同时流辈尽雕零”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同行者的深深感慨。他们曾经一起走过人生的道路,但现在他们都已经凋零,只有诗人自己还保持着初心。这既是一种对过去的怀念,也是一种对未来的期待。 “忘怀物外思游好”和“访旧樽前得典刑”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在的思考。他忘却了物外的游思,而是沉浸在对过去的回忆中,寻找过去的影子和痕迹。同时,他也通过与旧友的交往,得到了过去的经验和教训,这对他来说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霜月醉留湖榭白,雪风吟度陇山青”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晚年的生活场景和自然景色。霜月下的湖榭留下了诗人的醉酒和欢笑,雪风中的陇山展现出青翠的颜色。这些景象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满足和幸福感。 最后两句“斯民利病君多识,好奉新书谒帝庭”表达了诗人的政治理想和对未来的期待。他希望自己能够多了解人民的生活疾苦,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他也期待着新书能够得到皇帝的认可和赏识,为自己的政治理想铺平道路。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对人生经历和思考的深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的淡定从容、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民的责任感,都展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白首归来养性情,同时流辈尽雕零。
忘怀物外思游好,访旧樽前得典刑。
霜月醉留湖榭白,雪风吟度陇山青。
斯民利病君多识,好奉新书谒帝庭。
作者介绍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祖籍真定灵寿(今属河北),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

关键词解释

  • 帝庭

    读音:dì tíng

    繁体字:帝庭

    意思:
     1.天庭。
      ▶《书•金縢》:“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用能定尔子孙于下地。”
      ▶孔传:“汝元孙受命于天庭为天子。”
     
     2.宫廷;朝廷。

  • 民利

    读音:mín lì

    繁体字:民利

    意思:民众的利益、财利。
      ▶《书•盘庚中》:“视民利用迁。”
      ▶《国语•楚语上》:“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
      ▶《老子》:“

  • 斯民

    读音:sī mín

    繁体字:斯民

    意思:指老百姓。
      ▶《孟子•万章上》:“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
      ▶《管子•侈靡》:“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斯民之良也。”
      ▶晋·陆机《答贾长渊》诗:“乃眷三哲,俾乂斯

  • 利病

    读音:lì bìng

    繁体字:利病

    意思:
     1.犹利弊,利害。
      ▶《淮南子•要略》:“兆见得失之变,利病之反,所以使人不妄没于势利,不诱惑于事态。”
      ▶《新唐书•杨玚传》:“帝尝召宰相大臣议天下户版延

  • 书谒

    读音:shū yè

    繁体字:書謁

    意思:(书谒,书谒)
    名帖;书写名帖。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高祖﹞以奋为中涓,受书谒,徙其家长安中戚里,以姊为美人故也。”
      ▶《后汉书•刘盆子传》:“酒未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