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顾弥邵朝奉知钱塘》 定知不用酒遣闲,流行举要百代历。

定知不用酒遣闲,流行举要百代历。

意思:确定知道不用酒派闲,流行率要一百代历。

出自作者[宋]晁说之的《送顾弥邵朝奉知钱塘》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一位钱塘县宰的赞美诗,他是一位会稽的客居者,展现了元白诗风的勇敢和坚韧。诗中表达了对这位县宰的敬意,以及对其家族和个人的赞美。 首联“钱塘宰是会稽客,一身见尽元与白”,直接点明这位县宰的来历和风范,他像是会稽的一名过客,却展现出了元白诗风的全部风貌。这一联通过形象的比喻,将县宰的形象与元白诗风相结合,生动地描绘出他的风度。 颔联“元白风流且置之,是家尊翁勇金石”,将元白的诗风暂时放下,转向这位县宰的家世背景。他的父亲勇猛坚韧,如同金石一般坚硬,这也预示着这位县宰的坚韧性格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颈联“早受申公国士知,谁任东坡邦人责”,描述了这位县宰早年受到国士申公的知遇之恩,以及他承担起作为地方官员的责任。这一联表达了对县宰的敬意和赞赏,同时也揭示了他的个人品质和责任感。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在赞美这位县宰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期待和祝愿。“之子敢嗟官不达,惟惭家世无踵迹”表达了对这位县宰的鼓励和期望,希望他能继续发扬家世的精神,不断进取。“大才小试亦丹青,众前独却自朝夕”则表达了对他的才能的赞赏,即使是小试身手,也如同绘画一样出色。 最后,“童稚欣欣新有谣,湖山蔼蔼旧相识”描绘了钱塘的童稚和湖山的美好景象,象征着新的希望和旧日的相识。而“定知不用酒遣闲,流行举要百代历”则表达了对这位县宰的祝福,希望他能以自己的才智和品德引导百姓走向繁荣昌盛,如同酒一样流传百代。 整首诗通过对钱塘县宰的赞美和期望,表达了对他的敬意和祝福,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地方官员的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钱塘宰是会稽客,一身见尽元与白。
元白风流且置之,是家尊翁勇金石。
早受申公国士知,谁任东坡邦人责。
之子敢嗟官不达,惟惭家世无踵迹。
大才小试亦丹青,众前独却自朝夕。
童稚欣欣新有谣,湖山蔼蔼旧相识。
定知不用酒遣闲,流行举要百代历。
作者介绍
晁说之[chaoyuezhi](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先世世居澶州(今河南濮阳),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迥玄孙。生于宋仁宗嘉祐四年,卒于高宗建炎三年,年七十一岁。

关键词解释

  • 百代

    读音:bǎi dài

    繁体字:百代

    意思:指很长的岁月。
      ▶汉·王充《论衡•鬚颂》:“《恢国》之篇,极论汉德非常,实然乃在百代之上。”
      ▶《晋书•阮种传》:“德逮群生,泽被区宇,声施无穷,而典垂百代。”

  • 举要

    读音:jǔ yào

    繁体字:舉要

    意思:(举要,举要)
    举其大要;陈其主旨大略。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铨赋》:“枚乘《兔园》,举要以会新;相如《上林》,繁类以成艳。”
      ▶宋·王谠《唐语林•政事上

  • 不用

    读音:bù yòng

    繁体字:不用

    短语:毫无 不要 休想 决不 毫不 绝不

    英语:need not

    意思:
     1.不听从;不采纳。
      ▶《管子•小匡

  • 行举

    引用解释

    作为,举动。《魏书·崔光传》:“为民父母,所宜存恤,靖以抚之,犹惧离散,乃於收敛初辰,致此行举,自近及远,交兴怨嗟。”

    1.巡查报告。《汉书·成帝纪》:“遣光禄大夫博士 嘉 等十一人行举濒 河 之郡水所毁伤困乏不能自存者,财振贷。” 颜师古 注:“巡行而举其状也。”

    2.谓根据品行任用人才。语本《礼记·文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