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喜雪》 傥咏幽兰曲,同欢黄竹篇。

傥咏幽兰曲,同欢黄竹篇。

意思:倘若咏幽兰曲,同欢乐黄竹篇。

出自作者[唐]李世民的《喜雪》

全文创作背景

《喜雪》是唐朝李世民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描写了李世民因瑞雪兆丰年而高兴的心情。此诗前两句描写突如其来的春雪,后两句写诗人欣喜的心情,构思精巧,跌宕有致。全诗语言质朴无华,格调清新明快,表达了诗人的真挚感情和殷切期望,体现了其关心农桑、与民同乐的思想。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代明君,他善于纳谏,任人唯贤,出现了史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喜雪》这首诗,表达了李世民对农家收成和百姓生活的关切之情,体现了他的民本思想和政治理念。因此,《喜雪》的创作背景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国理念和关心百姓生活的思想感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碧昏朝合雾,丹卷暝韬霞。
结叶繁云色,凝琼遍雪华。
光楼皎若粉,映幕集疑沙。
泛柳飞飞絮,妆梅片片花。
照璧台圆月,飘珠箔穿露。
瑶洁短长阶,玉丛高下树。
映桐珪累白,萦峰莲抱素。
断续气将沉,徘徊岁云暮。
怀珍愧隐德,表瑞伫丰年。
蕊间飞禁苑,鹤处舞伊川。
傥咏幽兰曲,同欢黄竹篇。
作者介绍 李世民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生于武功之别馆(今陕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公元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

关键词解释

  • 黄竹

    读音:huáng zhú

    繁体字:黃竹

    意思:(黄竹,黄竹)

     1.指竹。亦指毛竹。
      ▶唐·白居易《忆洛中所居》诗:“厌绿栽黄竹,嫌红种白莲。”
      ▶五代·齐己《江居寄关中知己》诗:“旧栽花地添

  • 同欢

    读音:tóng huān

    繁体字:衕歡

    意思:(同欢,同欢)
    共同欢乐。亦指共相欢乐之人。
      ▶汉·蔡邕《上始加元服与群臣上寿表》:“臣妾万国,遐迩大小,一心同欢,同喜逸豫,式歌且舞。”
      ▶南朝·宋·吴迈

  • 幽兰

    读音:yōu lán

    繁体字:幽蘭

    英语:orchid

    意思:(幽兰,幽兰)

     1.兰花。
      ▶《楚辞•离骚》:“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
      ▶前蜀·韦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