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恭俭德,彩缕出亲蚕。
意思:谁知恭俭德,彩缕出亲蚕。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皇太妃阁五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午景帘栊静,薰风草木酣;谁知恭俭德,彩缕出亲蚕》是一首描绘生活细节的诗,通过描绘在午后静谧的时刻,屋内外的景象以及蚕丝制作的细节,展示了作者对恭敬节俭的道德规范的赞美,以及对亲蚕习俗的尊重。
首句“午景帘栊静”描绘了午后静谧的时刻,透过描述窗帘的安静,读者可以感受到屋内的宁静。这种描绘为整首诗定下了静谧的基调,为接下来的描绘提供了背景。
“薰风草木酣”则是对屋外景象的描绘,温暖的夏季风轻拂草木,它们在阳光下尽情生长,表现出生命的蓬勃与活力。这一句与上一句形成对比,一室内一室外,一静一动,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容。
“谁知恭俭德”一句,诗人将目光转向了屋内,通过描绘蚕丝制作这一细节,展示了主人公恭敬节俭的道德规范。通过制作精美的蚕丝,主人公表达了对恭敬、节俭等美德的追求和赞美。
“彩缕出亲蚕”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对亲蚕习俗的尊重。彩缕蚕丝的制作过程体现了对家蚕的关爱和尊重,也象征着家族的团结和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午后静谧时刻、屋内外的景象以及蚕丝制作的描绘,展现了主人公恭敬节俭的道德规范和对亲蚕习俗的尊重。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和道德规范的场景,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道德规范的崇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