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话道》 清净无营即自由,神仙何必待人求。

清净无营即自由,神仙何必待人求。

意思:清净无营就是自由,为什么非要等到别人求神仙。

出自作者[宋]夏竦的《话道》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对历史上的秦皇、汉武等统治者进行了批判和反思。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清净无为、自然自由的追求,以及对神仙信仰的独特理解。 首联“清净无营即自由,神仙何必待人求”,直接点出了诗人对于清净无为、自然自由的向往。他主张,只要保持内心的清净,不去追求名利,就能获得真正的自由。这种思想与道家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诗人也指出,追求神仙并不是一定要别人来求,而是要自己内心真正地相信并去实践。 颔联“秦皇多诈死犹讳,汉武穷兵老未休”,诗人对秦皇汉武等历史上的统治者进行了批判。秦始皇为了追求长生不老,使用了各种欺诈手段,但最终还是讳死,未能如愿。汉武帝则穷兵黩武,没有停止对外的战争,导致民不聊生。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统治者过度追求长生不老和权力,而忽视民生问题的批判。 颈联“巨费漫悲徐市药,怪书空验少翁牛”,诗人对秦始皇耗费巨资寻找长生不老药的荒唐行为进行了批判,同时也对汉武帝迷信方士的怪异行为进行了讽刺。诗人认为,真正的神仙之道并不在于追求这些虚幻的东西,而在于内心的修炼和修行。 尾联“须知方寸真元意,不在层城十二楼”,诗人再次强调了内心的修炼和修行才是真正的神仙之道。他指出,真正的神仙并不在于外在的物质享受和权力地位,而在于内心的清净和自由。这一思想与道家思想一脉相承。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长生不老、神仙信仰的独特理解,同时也对历史上的统治者进行了批判和反思。诗中充满了对自然、自由、内心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人类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这首诗不仅具有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清净无营即自由,神仙何必待人求。
秦皇多诈死犹讳,汉武穷兵老未休。
巨费漫悲徐市药,怪书空验少翁牛。
须知方寸真元意,不在层城十二楼。
作者介绍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北宋大臣、古文字学家,夏承皓之子。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

夏竦以文学起家,曾为国史编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员,宋真宗时为襄州知州,宋仁宗时为洪州知州,后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等职。由于夏竦对文学的造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传于后世。

关键词解释

  • 清净

    读音:qīng jìng

    繁体字:清凈

    短语:恬静 夜深人静 静 沉寂 宁静 僻静 寂然 沉静 安静 幽静 肃静 鸦雀无声 喧闹 静悄悄 静寂 冷静 万籁俱寂 漠漠 寂静

    英语:

  • 待人

    读音:dài rén

    繁体字:待人

    英语:the way one gets along with people

    意思:
     1.等候别人。
      ▶《左传•襄公三十年》:“甲午,宋大灾。

  • 神仙

    读音:shén xiān

    繁体字:神仙

    短语:仙 菩萨 神灵 神明

    英语:(n) a supernatural or immortal being (i.e. fairy, elf, leprechaun)

  • 无营

    无所谋求。 汉 蔡邕 《释诲》:“安贫乐贱,与世无营。” 晋 束晳 《补亡》诗之二:“堂堂处子,无营无欲。” 宋 苏轼 《韩干画马赞》:“盖优哉游哉,聊以卒岁而无营。”《剪灯馀话·长安夜行录》:“乍可无营坐晦迹,不説有学行求知。四时活计看壚鏊,八节欢情对酒卮。”

    读音:wú yíng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