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与诸道者同游二室至九龙潭作》 举手摩挲潭上石,开襟斗薮府中尘。

举手摩挲潭上石,开襟斗薮府中尘。

意思:用手抚摸潭边石,开衣襟斗薮府中尘土。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与诸道者同游二室至九龙潭作》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两位道友的思念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首联“喜逢二室游仙子,厌作三川守土臣”,作者以欢快的心情,描述了自己在嵩山二室游历时,遇到两位道友的喜悦之情。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三川(洛阳一带)这个世俗世界的厌倦之情,暗示自己渴望离开这个地方,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颔联“举手摩挲潭上石,开襟斗薮府中尘”,作者通过描绘自己与两位道友握手相拥、畅谈心事,表达了彼此之间的亲密关系和深厚的感情。同时,他也通过这一动作,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尘世的厌恶之情,希望摆脱尘世的束缚,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颈联“他日终为独往客,今朝未是自由身”,作者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向往,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独来独往的自由之身。同时,他也暗示了自己对当前生活的不满和失望,认为自己还没有真正获得自由。 尾联“若言尹是嵩山主,三十六峰应笑人”,作者以幽默的语气,调侃自己的两位道友是嵩山的主人,而自己却还在为世俗生活所困扰。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未能摆脱世俗束缚的无奈和自嘲。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寓意深刻,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道家思想的追求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喜逢二室游仙子,厌作三川守土臣。
举手摩挲潭上石,开襟斗薮府中尘。
他日终为独往客,今朝未是自由身。
若言尹是嵩山主,三十六峰应笑人。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开襟

    读音:kāi jīn

    繁体字:開襟

    意思:(开襟,开襟)

     1.敞开衣襟。
      ▶汉·王粲《登楼赋》:“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
      ▶晋·潘岳《西征赋》:“开襟乎清暑之馆,游目乎五柞之宫。”

  • 摩挲

    读音:mā sā

    繁体字:摩挲

    短语:抚摸 爱抚

    英语:caress

    意思:亦作“摩莎”。亦作“摩娑”。
     
     1.沙汀《淘金记》二十:“她沉默下来,欣赏似地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