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 掷地刘郎玉斗,挂帆西子扁舟。

掷地刘郎玉斗,挂帆西子扁舟。

意思:刘郎玉杯扔到地上,挂帆西子小舟。

出自作者[宋]辛弃疾的《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

全文赏析

原序:为范南伯寿。时南伯为张南轩辟宰卢溪,南伯迟迟未行,因作此词勉之

  【注释】
  ①作于淳熙五年(1178),时稼轩已在湖北转运副使任上。范南伯:范如山字南伯,是稼轩的内兄。张南轩:张字南轩,抗金名将张浚之子,时任荆湖北路转运副使。辟宰卢溪:征聘(范南伯)为(辰州)卢溪(今湖南泸溪县)县令。辟:征召。宰:县令。  激勉妻兄戳力国事,遂有别于一般寿词。起韵以两范姓事相勉。“千古”以下,正面题意,“君王”句力重千钧。换头六言对起,用事取譬,有的放矢,议论精辟。以下勖勉就职成行。结韵点出祝寿题面,“玉瓯”遥应篇首“玉斗”,不无谐趣。
  ②“掷地”两句:用范姓事规勉南伯。掷地刘郎玉斗:据《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上,项羽不听范增劝谏,放走刘邦。范增怒将刘邦送给自己的一双玉斗(玉制酒杯)掷于地,使剑击破,愤愤而去。刘郎:指刘邦。挂帆西子扁舟:用范蠡破吴后,载西施放舟五湖事,见前《摸鱼儿》(“望飞来半空鸥鹭”)注⑨。扁(piān篇)舟:小船。
  ③“千古”三句:谓英雄理当立功万里,为君国效命。休:语助词,犹今之“呵”、“啊”。三百州:泛指宋室国土,但主要指北方故土。
  ④“燕雀”两句:谓人当有鸿鹄之志,公侯将相原出于普通士卒。秦末起义领袖陈涉少时与人佣耕,对同伴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鸿鹄(hú胡):两种凌云远举的大鸟。貂蝉:即貂蝉冠,代指大官,见前《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注⑦。元:通“原”。兜鍪(dōumóu兜谋):士兵戴的头盔,代指士卒。
  ⑤“却笑”两句:劝南伯勿嫌地小职微,正可大才初试。如斗大:形容卢溪地小如斗。牛刀:喻大才。孔子曾说:“割鸡焉用牛刀。”(《论语·阳货篇》)喻大才小用。不(读fǒu):通“否”。
  ⑥“寿君”句:赠南伯玉杯为寿。玉瓯(ōu欧):玉制酒杯,与上文“玉斗”同义。
[url=http://www.blogms.com/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kan.aspx?cbloglog=1002134066]http://www.blogms.com/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kan.aspx?cbloglog=1002134066[/url]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掷地刘郎玉斗,挂帆西子扁舟。
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
君王三百州。
燕雀岂知鸿鹄,貂蝉元出兜鍪。
却笑泸溪如斗大,肯把牛刀试手不。
寿君双玉瓯。
作者介绍 辛弃疾简介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玉斗

    读音:yù dǒu

    繁体字:玉鬥

    意思:
     1.玉制的酒器。
      ▶《史记•项羽本纪》:“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南朝·梁简文帝《七励》:“酌玉斗之英丽,照银杯之轻蚁。”

  • 西子

    读音:xī zǐ

    繁体字:西子

    英语:Xizi, a famous beauty in the lat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意思:西施。
      ▶《孟子•离娄下》:“

  • 刘郎

    读音:liú láng

    繁体字:劉郎

    意思:(刘郎,刘郎)

     1.指南朝·宋武帝·刘裕。
      ▶《宋书•符瑞志上》:“逆旅妪曰:‘刘郎在室内,可入共饮酒。’”
     
     2.指汉武帝·刘彻。

  • 掷地

    读音:zhì dì

    繁体字:擲地

    意思:(掷地,掷地)
    见“掷地金声”。

    解释:1.见\"掷地金声\"。

    详细释义:1.投掷至地。三国演义?第十五回:『张飞

  • 挂帆

    读音:guà fān

    繁体字:掛帆

    意思:张帆行船。
      ▶南朝·宋·谢灵运《过始宁墅》诗:“剖竹守沧海,挂帆过旧山。”
      ▶唐·孟郊《湖州取解述情》诗:“因兹挂帆去,遂作归山吟。”
      ▶宋·梅尧臣《回自青

  • 扁舟

    读音:piān zhōu

    繁体字:扁舟

    英语:canoe

    意思:I
    小船。
       ▶《史记•货殖列传》:“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