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日登临感晋臣,古碑零落岘山春。
意思:晓日登临感晋臣,古代石碑零落岘山春。
出自作者[唐]胡曾的《咏史诗·岘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晓日登临感晋臣,古碑零落岘山春》是一首对历史和情感进行深刻描绘的诗篇。通过对岘山(在今湖北襄阳)景色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历史和人性的深深理解。
首句“晓日登临感晋臣”,诗人以清晨的阳光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这里的“晋臣”可能是指古代的某个历史人物,诗人通过登临岘山,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人世的变迁。
“古碑零落岘山春”描绘了岘山的古老碑文已经残破不堪,春天的到来并没有带来新的生机,反而使这些古碑显得更加破败。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更是对历史沧桑的象征。
“松间残露频频滴,酷似当时堕泪人”这两句诗更是深入人心。诗人通过对松间滴露的描绘,暗示了人们对历史的深深哀思。滴露的反复滴落,就像那些为历史事件而流泪的人,这种描绘方式既生动又深刻,引人深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岘山的古碑、滴露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深哀思和对人世的感慨。每一滴露珠都可能代表着一段历史,每一块残碑都可能承载着一段故事。这些历史的痕迹在春日的阳光下显得更加凄美,让人不禁想起那些曾经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这种对历史的哀思和对人世的感慨,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远的意义和深刻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