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闺怨》 人世悲欢不可知,夫君初破黑山归。

人世悲欢不可知,夫君初破黑山归。

意思:人世间悲欢不知道,如果你当初破黑山回家。

出自作者[唐]高骈的《闺怨》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朴实、自然的语言,表达了妻子对丈夫的牵挂和期待的情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人世悲欢不可知,夫君初破黑山归”,诗人以一种悲欢无常的视角,描绘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充满了不可预测的变幻。这里,“黑山”可能是指战场,诗人用“初破”来表达丈夫刚刚从战场归来,充满了疲惫和危险。而“归”字则表达了妻子对丈夫平安归来的期待和喜悦。 “如今又献征南策”,诗人用“又”字表达了丈夫可能不止一次地参与过战争,而这次“征南策”则暗示了丈夫将再次踏上征程。同时,“征南”也可能暗指丈夫将前往南方战场,进一步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早晚催缝带号衣”,诗人用“早晚”表达了对丈夫归期的期待,而“催缝”则暗示着妻子已经开始为丈夫准备行装,缝制军衣。这句诗充满了对丈夫的关心和照顾,同时也表达了妻子对丈夫的深深牵挂和担忧。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朴实、自然的语言,表达了妻子对丈夫的深深牵挂和期待的情感。诗人通过描绘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以及丈夫的战争生涯,展现了夫妻之间的深情厚意,同时也表达了对战争的无奈和忧虑。整首诗情感真挚,感人至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人世悲欢不可知,夫君初破黑山归。
如今又献征南策,早晚催缝带号衣。
作者介绍 杜审言简介
高骈(pián)(821年—887年9月24日),字千里。幽州(今北京西南)人。祖籍渤海蓚县(今河北景县),先世为山东名门“渤海高氏”。晚唐诗人、名将、军事家,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

高骈出生于禁军世家,历右神策军都虞候、秦州刺史、安南都护等。咸通六年(865年),高骈率军破峰州蛮。次年,进兵收复交趾,出任首任静海军节度使。后历任天平、西川、荆南、镇海、淮南等五镇节度使,期间多次重创黄巢起义军,并被唐僖宗任命为诸道行营兵马都统,封渤海郡王。因大将张璘阵亡不敢出战,严备自保,致使黄巢顺利渡江、两京失守。后兵权被削。

黄巢平定后,高骈后悔当初未立功业,日渐消沉。晚年嗜好装神弄鬼,几乎达到癫狂的程度。他重用术士吕用之、张守一等人,乃使上下离心。光启三年(887年)为部将毕师铎所囚杀。

高骈能诗,计有功称“雅有奇藻”。他身为武人,而好文学,被称为“落雕侍御”。《全唐诗》编诗一卷。

关键词解释

  • 夫君

    读音:fū jūn

    繁体字:夫君

    英语:lord and master

    意思:
     1.《文选〈九歌•云中君〉》:“思夫君兮太息。”
      ▶刘良注:“夫君谓灵神,以喻君也。”后遂以“夫君”指

  • 悲欢

    亦作“ 悲讙 ”。亦作“ 悲懽 ”。悲哀与欢乐。 南朝 宋 颜延之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邑野沦蔼,戎夏悲讙。” 唐 刘长卿 《初贬南巴至鄱阳题李嘉祐江亭》诗:“流落还相见,悲懽话所思。” 宋 苏轼 《九日袁公济有诗次其韵》:“平生倾盖悲欢里,早晚抽身簿领间。”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文章》:“人情物态,悲懽穷泰,吐出胸臆,如在目前。” 毛泽东 《送瘟神》诗之一:“ 牛郎 欲问瘟神事,一样悲
  • 人世

    读音:rén shì

    繁体字:人世

    短语:江湖 浊世 尘 红尘 凡

    英语:the land of the living

    意思:
     1.人间,人类社会。
     

  • 不可

    读音:bù kě

    繁体字:不可

    英语:cannot

    意思:
     1.不可以;不可能。
      ▶《公羊传•文公九年》:“缘民臣之心,不可一日无君;缘终始之义,一年不二君。”
      ▶三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