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天台书事十三首》 小圃都无花木名,只栽松竹养余清。

小圃都无花木名,只栽松竹养余清。

意思:小花园都没有花草树木名称,只是栽松竹养我清。

出自作者[宋]曹勋的《天台书事十三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生活环境的诗,通过对小园中只有松竹相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喜爱和对自然环境的宁静和谐的追求。 首句“小圃都无花木名,只栽松竹养余清”直接点明诗人小园的特点:没有花木,只有松竹。这并非说小园中不能种花植木,而在于诗人有意不种花木,独栽松竹,以松竹为伴,表达出诗人对清净生活的追求。松竹代表了坚韧、高洁的品质,它们是诗人精神的象征,也是他追求的理想生活的象征。 “养余清”一词,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清净生活的满足。他并不追求奢华富贵,而是享受这种在自然环境中的清净与和谐。 其次,“时时风向边头过,喜听松声又竹声”描绘了小园中的风声和松竹声。风声常常吹过园子的边界,松声竹声不断在耳边响起。这不仅是一种听觉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宁静。风声和松竹声给人一种自由、和谐的感觉,它们是自然的声音,也是诗人的内心声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小园中只有松竹相伴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喜爱和对自然环境的宁静和谐的追求。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和追求,同时也传达出他对生活的理解:简单、自然、和谐。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小圃都无花木名,只栽松竹养余清。
时时风向边头过,喜听松声又竹声。

关键词解释

  • 松竹

    读音:sōng zhú

    繁体字:鬆竹

    意思:
     1.松与竹。亦以喻节操坚贞。
      ▶南朝·梁元帝《与刘智藏书》:“山间芳杜,自有松竹之娱;巖穴鸣琴,非无薜萝之致。”
      ▶《南史•张沖传》:“房长渝谓孜曰:‘前

  • 花木

    读音:huā mù

    繁体字:花木

    英语:flowers and trees

    意思:泛指花草树木。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序》:“花木之流,可以悦目。徒有春花,而无秋实,匹诸浮伪,盖不足存

  • 都无

    读音:dōu wú

    繁体字:都無

    意思:(都无,都无)
    倘无,若无。
      ▶宋·辛弃疾《鹧鸪天•读渊明诗不能去手戏作小词送之》词:“晚岁躬耕不怨贫,只鸡斗酒聚比邻。都无晋·宋之间事,自是羲皇以上人。”
      ▶邓

  • 竹养

    读音:zhú yǎng

    繁体字:竹養

    意思:(竹养,竹养)
    见“竹瀁”。

    解释:1.见\"竹瀥\"。

    造句:暂无

  • 余清

    读音:yú qīng

    繁体字:餘清

    意思:(余清,余清)

     1.余留的清凉之气。
      ▶《文选•谢灵运<游南亭诗>》:“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规。”
      ▶吕良注:“含余清,谓雨后气尚清凉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