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章碣赴举》 久经罹乱心应破,乍睹升平眼渐开。

久经罹乱心应破,乍睹升平眼渐开。

意思:久经历乱心应打败,忽见太平眼渐开。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送章碣赴举》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作者通过描绘一种特殊的离别场景,表达了自己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首联“苹鹿歌中别酒催,粉闱星彩动昭回。”描绘了离别的场景,用“苹鹿歌”这一典故,暗示了离别的悲凉,而“别酒催”则表达了离别的紧迫感。同时,“粉闱星彩动昭回”则描绘了皇宫的华美和星光的璀璨,象征着升平景象。这两句诗巧妙地通过对比,展现了作者对过去和现在的深深思考。 颔联“久经罹乱心应破,乍睹升平眼渐开。”直接表达了作者对乱世的痛苦回忆和对升平景象的欣喜。这两句诗揭示了作者对乱世的深深忧虑,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升平景象的期待和欣喜。 颈联“顾我昔年悲玉石,怜君今日蕴风雷。”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和现在的深深感慨。作者回顾过去,感到悲痛和无奈,但同时也对现在的君表示出深深的同情和怜悯。他看到了君的潜力和能量,就像蕴藏着风雷一样,期待着爆发。 尾联“龙门盛事无因见,费尽黄金老隗台。”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他感叹自己无法见到过去的“龙门盛事”,只能像在隗台一样费尽黄金,却无法改变现状。这里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和失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离别场景、表达对乱世的忧虑、对比过去和现在、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作者深刻的历史观和人生观。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人才的期待和赞美,以及对升平景象的期待和欣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苹鹿歌中别酒催,粉闱星彩动昭回。
久经罹乱心应破,乍睹升平眼渐开。
顾我昔年悲玉石,怜君今日蕴风雷。
龙门盛事无因见,费尽黄金老隗台。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解释

  • 升平

    读音:shēng píng

    繁体字:升平

    短语:莺歌燕舞 太平 歌舞升平 清明

    英语:peaceful

    意思:(参见昇平)
    太平。
      ▶《汉书•梅福传》:

  • 久经

    读音:jiǔ jīng

    繁体字:久經

    造句:

  • 罹乱

    读音:lí luàn

    繁体字:罹亂

    意思:(罹乱,罹乱)
    遭逢变乱。
      ▶唐·罗隐《寄前户部陆郎中》诗:“罹乱事多人不会,酒浓花暖且闲吟。”
      ▶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九:“时天下罹乱,刑狱无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