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dān shān
繁体字:丹山
意思: 1.南方当日之地。 ▶南朝·梁·江淹《水上神女赋》:“非丹山之赫曦,闻琴瑟之空音。”参见“丹穴”。 2.古谓产凤之山名。 ▶《吕氏春
引用解释
1.木刻的龙。古代祈雨时用之。 唐 白居易 《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韵》:“布泽木龙催,迎春土牛助。雨师习习洒,云将飘飘翥。”
2.木名。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植上》:“木龙树。 徐 之 高冢城 南有 木龙寺 ,寺有三层砖塔,高丈餘。塔侧生一大树,縈绕至塔顶,枝干交横,上平,容十餘人坐。枝杪向四下垂,如百子帐。”
读音:yě shí
繁体字:野食
意思: 1.在野外进食。 ▶汉·班固《西都赋》:“割鲜野食,举烽命釂。” ▶唐·杜甫《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林居看蚁穴,野食待鱼罾。” ▶清·李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