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罢箫韶无凤至,空教猿鹤怨盟寒。
意思:上奏罢免箫韶没有凤到,空教猿鹤怨恨盟寒。
出自作者[宋]家之巽的《定林寺》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山人当日济时艰,要把唐虞作样看。奏罢箫韶无凤至,空教猿鹤怨盟寒。》,它是一首描绘一位隐士在面对时局困难时,决心以唐虞为榜样,但最终未能如愿的诗。
首先,诗人通过“山人当日济时艰,要把唐虞作样看”这句诗,描绘了隐士在当时社会困难面前,决心以唐尧和虞舜为榜样,展现出他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济世情怀。唐尧和虞舜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两位贤君,他们以德治国,使天下大治,是古代道德政治的典范。隐士将他们作为榜样,表明他有着宏大的理想和抱负。
接下来,“奏罢箫韶无凤至”一句,描绘了隐士努力推行道德政治,但未能如愿的情景。箫韶是古代的乐器之一,代表着道德音乐。隐士试图通过推行道德政治,吸引凤凰来仪,但最终未能如愿,这暗示着他的理想并未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响应。
“空教猿鹤怨盟寒”一句,进一步描绘了隐士的孤独和无奈。猿鹤是隐士所居住的环境,隐士原本期望他的道德政治能够得到猿鹤等自然生物的认同和支持,但最终却导致了他们的怨恨和寒心,这进一步表明了他的失败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隐士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高尚道德和济世情怀的赞美,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和无奈。诗人通过隐士的失败,提醒人们关注社会现实和道德政治的困境,呼吁人们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和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