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卜算子·梦断寒夜长》 梦断寒夜长,坐待清霜晓。

梦断寒夜长,坐待清霜晓。

意思:梦见断冷夜长,坐在那里等着清霜知道。

出自作者[宋]张先的《卜算子·梦断寒夜长》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以思念远人为主题的诗。整首诗以梦断寒夜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女性等待远方情人的形象,表达了相思之苦和期待之情。 首句“梦断寒夜长”以寒夜梦断为背景,突出了孤独与寂寥的气氛,同时为后文的坐待清霜晓做出了铺垫。寒夜漫长,梦境被打断,这样的情境让人不禁想起那些远离家乡、思念亲人的人。 接下来的“坐待清霜晓”进一步表现了主人公的孤独与期待。坐待天明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她内心的焦虑与期待。 “临镜无人为整妆,但自学、孤鸾照。”这两句揭示出主人公的孤独与自怜,她对着镜子,却无人帮她梳妆,只能自己学着孤鸾的样子照镜自赏。这里的“孤鸾”不仅是一种比喻,也是一种象征,象征着主人公的孤独与期待。 “楼台红树杪,风月依前好。”这两句诗描绘了周围的景色,楼台与红树在风月之中依旧美好,而这风月依旧的美景却更加衬托出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结尾的“江水东流郎在西,问尺素、何由到。”以江水东流与情人在西的形象,进一步强调了相思之苦和期待之情。同时,通过“问尺素、何由到”表达了对于远方情人的思念与期待,也展现出对于音信不通的无奈与焦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寒夜梦断、坐待天明、孤独自怜、思念远人为主线,生动展现了相思之苦与期待之情,同时也展现出人性的坚韧与执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梦断寒夜长,坐待清霜晓。
临镜无人为整妆,但自学、孤鸾照。
楼台红树杪。
风月依前好。
江水东流郎在西,问尺素、何由到。
作者介绍 张先简介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九。

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

关键词解释

  • 坐待

    读音:zuò dài

    繁体字:坐待

    意思:坐等。
      ▶宋·苏轼《滕县时同年西园》诗:“人皆种榆柳,坐待十亩阴。”
      ▶《清史稿•睿忠亲王多尔衮传》:“宜整兵马,乘谷熟时,入边围燕京,截其援兵,毁其屯堡,为久驻计,可

  • 清霜

    读音:qīng shuāng

    繁体字:清霜

    意思:
     1.寒霜;白霜。
      ▶《艺文类聚》卷九十引晋·湛方生《吊鹤文》:“独中宵而增思,负清霜而夜鸣。”
      ▶唐·聂夷中《赠农》诗:“清霜一委地,万草色不绿。”

  • 寒夜

    读音:hán yè

    繁体字:寒夜

    意思:寒冷的夜晚。
      ▶《艺文类聚》卷四二引南朝·宋·孝武帝《夜听妓诗》:“寒夜起声管,促席引灵寄。”
      ▶南朝·梁武帝《织妇》诗:“调梭辍寒夜,鸣机罢秋日。”
      ▶唐·

  • 梦断

    读音:mèng duàn

    繁体字:夢斷

    意思:(梦断,梦断)
    犹梦醒。
      ▶唐·李白《忆秦娥》词:“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元·尹公远《尉迟杯•题卢古溪响碧琴所》词:“何事梦断湖山,尚九里松声,八月

  • 霜晓

    读音:shuāng xiǎo

    繁体字:霜曉

    意思:(霜晓,霜晓)
    霜晨。有霜的早晨。
      ▶唐·魏朴《和皮日休<悼鹤>》:“霜晓起来无问处,伴僧弹指遶荷塘。”
      ▶宋·苏轼《登州海市》诗:“重楼翠阜出霜晓,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