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日望海》
拂潮云布色,穿浪日舒光。
拂潮云布色,穿浪日舒光。
意思:
拂云布色潮,穿浪天舒光。
出自作者[唐]李世民的《春日望海》
全文创作背景
**唐太宗李世民创作《春日望海》这首诗的背景是他在贞观十九年(645年)春天,亲自统帅大军出征高丽,路过碣石山一带时,被大海壮丽的景色所震撼,因此创作了此诗**。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大海的赞美,同时也展示了一位帝王的豪迈气概和远大志向。
相关句子
叶不云布。
-- 出自《赠刘琨诗二十首 七》作者:[魏晋]卢谌
祁祁族云布。
-- 出自《奉和随王殿下诗 八》作者:[南北朝]谢朓
白日收赫赫,惨云布油油。
-- 出自《喜雨》作者:[宋]孔武仲
劈面同云布,雨共雪无数。
-- 出自《冬日雷雨》作者:[宋]段油
德比代云布,心如晋水清。
-- 出自《句》作者:[唐]李隆基
槐柳若云布,连阴入虚堂。
-- 出自《题张伯常汉上茅堂》作者:[宋]曾巩
艳拂潮妆,澹凝冰靥,别翻翠池花浪。
-- 出自《法曲献仙音》作者:[宋]吴文英
长条导幽情,净色穿户牖。
-- 出自《新柳》作者:[宋]周文璞
寒光照夜潜蛟动,皓色穿林宿鸟飞。
-- 出自《题涌月亭二首》作者:[宋]黄子善
苍烟山带北,红浪日平西。
-- 出自《秋湖上晚景四首》作者:[宋]宋庠
寒江流不极,叠浪日沄沄。
-- 出自《听微水有感四首》作者:[宋]张嵲
鱼腹吐云天半黑,龙门吹浪日俱黄。
-- 出自《阻风华阳镇谒三闾庙》作者:[明]孤松秀上
花落燕春欲老,絮吹思浪日偏长。
-- 出自《相思引》作者:[宋]周邦彦
华镫步障舒光。
-- 出自《妾薄命行》作者:[魏晋]曹植
灵山标榜,五指舒光。
-- 出自《偈六十九首》作者:[宋]释道宁
慧眼舒光无不见。
-- 出自《渔家傲·慧眼舒光无不见》作者:[宋]邹浩
灵景舒光,飞龙旋轨。
-- 出自《冬至孟春孟夏季秋四祀上公摄事七首》作者:[隋]佚名
灵景舒光,飞龙旋轨。
-- 出自《冬至孟春孟夏季秋四祀上公摄事七首》作者:[隋]佚名
海印舒光,该罗法界。
-- 出自《偈六十三首》作者:[宋]释道宁
琉璃殿上,古佛舒光。
-- 出自《偈六十九首》作者:[宋]释道宁
诗句原文
披襟眺沧海,凭轼玩春芳。
积流横地纪,疏派引天潢。
仙气凝三岭,和风扇八荒。
拂潮云布色,穿浪日舒光。
照岸花分彩,迷云雁断行。
怀卑运深广,持满守灵长。
有形非易测,无源讵可量。
洪涛经变野,翠岛屡成桑。
之罘思汉帝,碣石想秦皇。
霓裳非本意,端拱且图王。
作者介绍
李世民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生于武功之别馆(今陕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公元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
关键词解释
云布
读音:
yún bù
繁体字:
雲布
意思:
(云布,云布)
1.云气布散。
▶《晋书•卫恒传》:“焕若星陈,郁若云布。”
▶《晋书•食货志》:“荷锸赢粮,有同云布。”
▶《云笈七籤》
云布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