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白泽荷花》 只今尚见荷花在,未识神仙更有无。

只今尚见荷花在,未识神仙更有无。

意思:只今仍见荷花在,不知道还有没有神仙。

出自作者[宋]李大同的《白泽荷花》

全文赏析

《白泽荷花》是宋代诗人李大同创作的一首描写荷花的诗。全诗以荷花为主题,通过对荷花的描绘,展现了荷花的美丽、高洁和坚韧的品质。 首句“白泽荷花出淤泥”,以“白泽”形容荷花的颜色,给人一种清新、纯洁的感觉。同时,用“出淤泥而不染”的意象,表现了荷花在污泥中生长,却不被污染的高洁品质。这里的“淤泥”象征着世俗的纷扰和污浊,而荷花则是在世俗中保持清纯的象征。 第二句“濯清涟而不妖”,继续描绘荷花的美丽。荷花生长在水中,却能保持自身的清洁,不被水污染。这里的“清涟”指的是清澈的水,而“不妖”则表示荷花的美丽并不媚俗,而是端庄典雅。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荷花的高洁品质。 第三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通过对荷花形态的描绘,表现了荷花的坚韧品质。荷花的花蕊中空,花瓣向外展开,形状端正;荷叶虽然宽大,但茎干直立,不蔓不枝。这种坚韧的品质使得荷花在风雨中依然能够挺立不倒。 最后一句“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总结了荷花的美丽、高洁和坚韧品质。荷花的香气远播,使得人们能够远远地感受到它的美丽;同时,荷花的清香也使得周围的环境变得更加清新。这里的“亭亭净植”形象地描绘了荷花挺拔、清洁的姿态,使得荷花成为了一种崇高的象征。 总的来说,《白泽荷花》这首诗通过对荷花的描绘,展现了荷花的美丽、高洁和坚韧品质,使得荷花成为了一种崇高的象征。同时,这首诗也传达了一种人生哲理:在世俗的纷扰中保持自己的清纯和高洁,坚韧地面对生活的风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故老相傅白泽湖,旌阳一濯洁难污。
只今尚见荷花在,未识神仙更有无。

关键词解释

  • 荷花

    解释

    荷花 héhuā

    (1) [lotus]

    (2) 多年生草本,生于水中,叶圆大,花红或白,种子称莲,地下茎为藕

    (3) 莲的花

    映日荷花别样红。——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有无

    读音:yǒu wú

    繁体字:有無

    意思:(有无,有无)
    亦作“有亡”。
     
     1.有或无。
      ▶《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臣楚国之鄙人也,幸得宿卫,十有余年,时从出游,游于后园,览于有无,然犹未

  • 神仙

    读音:shén xiān

    繁体字:神仙

    短语:仙 菩萨 神灵 神明

    英语:(n) a supernatural or immortal being (i.e. fairy, elf, leprechaun)

  • 只今

    读音:zhī jīn

    繁体字:衹今

    意思:如今;现在。
      ▶唐·李白《苏臺览古》诗:“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宋·陈师道《春怀示邻里》诗:“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
      ▶清·李国

  • 识神

    读音:shí shén

    繁体字:識神

    意思:(识神,识神)
    佛教语。心识,心灵。
      ▶《魏书•释老志》:“凡其经旨,大抵言生生之类,皆因行业而起,有过去、当今、未来,歷三世,识神常不灭。”
      ▶明·叶宪祖《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