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仲禹迓叔禹西归韵二首》 聚雁沙平江百折,养鹅水暖柳三眠。

聚雁沙平江百折,养鹅水暖柳三眠。

意思:在雁沙平江百折,养鹅水暖柳三眠。

出自作者[宋]洪咨夔的《次仲禹迓叔禹西归韵二首》

全文创作背景

《次仲禹迓叔禹西归韵二首》是宋朝诗人洪咨夔的作品。创作背景可能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友情与送别:标题中的“次仲禹迓叔禹”暗示了这是与友人相关的诗歌。可能诗人在与朋友送别时,为了表达情感而创作了这首诗。 2. 西归之旅:诗中的“西归”可能指的是某人或诗人自己的西行旅程。这可能引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 3. 个人感慨:诗歌往往也是诗人表达个人情感、感慨的载体。这首诗可能也反映了洪咨夔对人生、友情、旅途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 由于具体创作背景并无确切史料,以上仅是根据诗歌内容和标题进行的推测。如果需要更确切的创作背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研究资料。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坡颍风流几许年,依然夜雨落花边。
白头故媪斧忘轑,红颊诸孙衣解牵。
聚雁沙平江百折,养鹅水暖柳三眠。
行厨洗玉更为寿,父老来看许近前。
作者介绍 洪咨夔简介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杭州)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关键词解释

  • 三眠

    读音:sān mián

    繁体字:三眠

    意思:I
    蚕初生至成蛹,蜕皮三四次。蜕皮时不食不动,成睡眠状态。第三次蜕皮谓之三眠。
       ▶唐·李白《寄东鲁二稚子》诗:“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
       ▶宋·惠洪《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