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毛积夫席上口占》 夜听南窗金屈支,水花凉果似秋时。

夜听南窗金屈支,水花凉果似秋时。

意思:晚上听南窗金屈支,水中花凉果然像秋天时。

出自作者[宋]刘过的《毛积夫席上口占》

全文赏析

这首诗《夜听南窗金屈枝,水花凉果似秋时》是一首描绘夜晚听乐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听乐的场景与人物的情感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 首句“夜听南窗金屈枝,水花凉果似秋时”,诗人以金屈枝为乐器的形象起笔,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场景:南窗下,乐声响起,金屈枝乐器在夜色中发出悦耳的声音,如同秋天的凉果般清凉。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通感的手法,将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和触觉的体验,使得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人言爱酒陶元亭,坐有能诗无本帅”,诗人通过引用典故和人物形象,描绘了听乐的场景中的人物。陶元亭和无本帅是诗中的两位人物,他们可能是诗人同游的朋友,也可能是诗人自己。他们因为爱酒、能诗而被人们所称赞。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的才华和个性。 “颠倒六经鸜鹆舞,澜翻一曲鹧鸪词”,这两句诗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听乐的场景描绘得更为生动有趣。诗人将听到的乐声比作六经颠倒的鸜鹆舞和一曲翻澜的鹧鸪词,形象地表现了乐声的起伏和变化。这种比喻和夸张的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同游那得轻相笑,恐是长庚太白未可知”,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同游者的轻笑感到疑惑和不解,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的才华和个性。诗人通过这一疑问,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想象,使得诗歌更具深度和内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生动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听乐的场景与人物的情感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同时,诗人也通过表达自己的才华和个性,使得诗歌更具个性和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夜听南窗金屈支,水花凉果似秋时。
人言爱酒陶元亭,坐有能诗无本帅。
颠倒六经鸜鹆舞,澜翻一曲鹧鸪词。
同游那得轻相笑,恐是长庚未可知。
作者介绍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明毛晋汲古阁《龙洲道人诗集》

关键词解释

  • 水花

    引用解释

    1.亦作“ 水华 ”。荷花的别名。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芙蓉,一名荷华,生池泽中,实曰莲。花之最秀异者,一名水芝,一名水花。” 宋 朱熹 《置酒白莲沼上》诗:“共怜的皪水花净,并倚离披风盖凉。”《广群芳谱·花谱八·荷花一》:“荷为芙蕖花,一名水芙蓉,一名水芝,一名水芸,一名泽芝,一名水旦,一名水华。”

    2.萍的

  • 南窗

    读音:nán chuāng

    繁体字:南窗

    意思:向南的窗子。因窗多朝南,故亦泛指窗子。
      ▶晋·陶潜《问来使》诗:“我屋南窗下,今生几丛菊。”
      ▶南朝·梁·何逊《闺怨》诗:“竹叶响南窗,月光照东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