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金陵怀古》 六朝山色青终在,千古江声恨未平。

六朝山色青终在,千古江声恨未平。

意思:六朝山色青终于在,千古江声恨不公平。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金陵怀古》

全文赏析

这首诗《控带洪流古帝城,欲寻旧事半榛荆》是一首对历史古城的怀古诗,通过对古城的描绘和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人事沧桑的感慨。 首句“控带洪流古帝城,欲寻旧事半榛荆”,诗人描绘古城控带洪流,气势恢宏,但如今却半是榛荆丛生的荒芜景象,形成对比,引发下文的感慨。 “六朝山色青终在,千古江声恨未平”两句,诗人借六朝山色和千古江声喻示人事的沧桑和无尽的恨意,但青山依旧,江声依旧,但人却已经非复从前,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人世的变迁。 “设险丘陵荒蔓草,压村桑柘接新耕”两句描绘了古城设险而今却丘陵荒芜,蔓草遍地,而附近村庄桑柘交织,农民在田间耕作,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表达了历史的变迁和人世的沧桑。 最后两句“十年重到无人问,独立风一怆情”,诗人十年后重游故地,但已无人问津,只有他独立风中,怆然情伤,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人事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古城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人世沧桑的感慨,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感伤,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控带洪流古帝城,欲寻旧事半榛荆。
六朝山色青终在,千古江声恨未平。
设险丘陵荒蔓草,压村桑柘接新耕。
十年重到无人问,独立风一怆情。
作者介绍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山色

    读音:shān sè

    繁体字:山色

    英语:scene of mountains

    意思:山的景色。
      ▶唐·岑参《宿岐州北郭严给事别业》诗:“郭外山色溟,主人林馆秋。”
      ▶宋·欧阳修《

  • 六朝

    读音:liù cháo

    繁体字:六朝

    英语:Six Dynasties

    意思:
     1.三国·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相继建都建康(吴名建业,今南京市),史称为六朝。
      ▶唐·钱起

  • 未平

    读音:wèi píng

    繁体字:未平

    意思:
     1.未必妥当。
      ▶《三国志•吴志•顾雍传》“顾君不言,言必有中”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权曰:‘顾公欢悦,是事合宜也;其不言者,是事未平也,孤当重思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