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会稽山中》 岚光滴翠湿人衣,踏碎琼瑶溪上步。

岚光滴翠湿人衣,踏碎琼瑶溪上步。

意思:光影滴翠湿人衣,踏碎琼瑶溪上步。

出自作者[宋]戴复古的《会稽山中》

全文赏析

这首诗《晓风吹断花稍雨,青山白云无唾处》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登山体验的诗,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首句“晓风吹断花稍雨,青山白云无唾处”描绘了清晨的景象,微风吹散了花丛中的雨滴,青山白云在无边的天空中流动,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同时,“无唾处”也暗示了山间的清新和洁净,没有城市的喧嚣和污染。 “岚光滴翠湿人衣,踏碎琼瑶溪上步”描绘了山间的翠绿和清新,岚光滴翠,如同雨水打湿了人的衣服,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在溪边行走,可以踏碎溪中的白色石头,进一步感受到山间的清新和美丽。 “人家远近屋参差,半成图画半成诗”描绘了山间的人家和房屋,参差不齐的房屋散落在远近的山间,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同时也成为一首美丽的诗篇。 最后,“若使山中无杜宇,登山临水定忘归”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的喜爱和赞美,如果山中没有杜鹃鸟的鸣叫,诗人仍然会来登山观赏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痴迷和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山间的清新、翠绿、洁净和美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痴迷和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晓风吹断花稍雨,青山白云无唾处。
岚光滴翠湿人衣,踏碎琼瑶溪上步。
人家远近屋参差,半成图画半成诗。
若使山中无杜宇,登山临水定忘归。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戴复古(1167年-1248年后),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

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解释

  • 岚光

    读音:lán guāng

    繁体字:嵐光

    意思:(岚光,岚光)
    山间雾气经日光照射而发出的光彩。
      ▶唐·李绅《若耶溪》诗:“岚光花影绕山阴,山转花稀到碧璕。”
      ▶宋·梅尧臣《依韵和资政侍郎雪后登看山亭》:

  • 琼瑶

    读音:qióng yáo

    繁体字:瓊瑤

    英语:Qiongyao

    意思:(琼瑶,琼瑶)

     1.美玉。
      ▶《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毛传:“

  • 滴翠

    读音:dī cuì

    繁体字:滴翠

    意思:
     犹滴绿。
    ▶清张应昌《懒画眉·丙辰初夏集朱氏湖庄听歌香雪庐春山堂两主人新词》套曲:“又换流光听啼鹃,只见滴翠双峰蘸眼前。”

    <
  • 碎琼

    读音:suì qióng

    繁体字:碎瓊

    意思:(碎琼,碎琼)
    玉屑。
      ▶元·张宪《听雪斋》诗:“万籁入沈冥,坐深窗户明;微于疏竹上,时作碎琼声。”

    解释:1.玉屑。

  • 瑶溪

    读音:yáo xī

    繁体字:瑤溪

    意思:(瑶溪,瑶溪)

     1.传说中产玉的溪。亦用为溪的美称。
      ▶三国·魏·阮籍《清思赋》:“振瑶谿而鸣玉兮,播陵阳之斐斐。”
      ▶南朝·梁·江淹《杂体诗•效谢灵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