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偈颂六十首》 大年三十夜,脚踏地,头顶天。

大年三十夜,脚踏地,头顶天。

意思:大年三十晚上,脚踏地,头顶天。

出自作者[宋]释昙华的《偈颂六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禅宗的修行理念,强调了禅修的内在体验和无我境界。诗人通过描绘禅修者的生活状态,传达出一种超越物质世界、追求精神解脱的哲学思想。 “禅禅,更不相煎。坐底自坐,眠底自眠。”这两句诗描绘了禅修者的生活状态,他们不争不斗,自在地坐在那里,静静地睡觉。这种状态体现了禅宗的无我、无为的思想,即通过内心的修炼,达到与自然、与宇宙的和谐统一。 “大家安乐,无法可传。”这是对禅修的最高境界的描述,即所有人都安乐自在,无需言语传授。这表达了禅宗的智慧,即真正的修行是内在的,无法用言语表达,只能通过个人的体验和理解去领悟。 “禅禅,曹洞五位,临济三玄。”这里提到了禅宗的两个流派——曹洞和临济,以及他们的修行理念。曹洞强调五位,即五种不同的境界,需要通过不断的修行和领悟才能达到;而临济强调三玄,即通过不断的问答和体验,达到对真理的领悟。 “大年三十夜,脚踏地,头顶天。”这句诗描绘了禅修者的精神状态,他们无所畏惧,脚踏实地,头顶着天。这种精神状态体现了禅宗的超越和自由的精神境界。 最后,“禅禅,不直半文钱。”和“海枯终见底,人死脚皮穿。”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禅修的无我、超越物质世界的思想。即使是最贫穷的人,也能通过禅修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乐。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禅宗修行理念的生动描绘,它鼓励人们追求内在的平静和超越物质世界的自由。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幸福和智慧来自于内心的修炼和理解,而不是外在的物质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禅禅,更不相煎。
坐底自坐,眠底自眠。
大家安乐,无法可传。
禅禅,曹洞五位,临济三玄。
大年三十夜,脚踏地,头顶天。
禅禅,不直半文钱。
海枯终见底,人死脚皮穿。

关键词解释

  • 顶天

    读音:dǐng tiān

    繁体字:頂天

    意思:(顶天,顶天)

     1.形容极高或达到极限。如:这块地能打一百五十斤粮食就算顶天了。
     
     2.喻气概豪迈。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天父下凡诏书(一)

  • 大年三十

    引用解释

    指阴历十二月三十日,即除夕。 杨朔 《“阅微草堂”的真面目》:“大致是个叫 张思义 的佃户,受了 纪 家的迫害,大年三十拿着刀闯上 纪 家楼,想要报仇。”

    读音:dà nián sān shí

  • 脚踏

    读音:jiǎo tà

    繁体字:腳踏

    英语:foot pedal

    意思:(脚踏,脚踏)
    放在炕前或椅前供垫脚用的矮木凳。
      ▶《宋史•后妃传下•刘贵妃》:“绍兴二十四年,进贤妃,颇恃宠骄侈

  • 大年

    读音:dà nián

    繁体字:大年

    英语:Platonic year

    意思:
     1.谓年寿长。
      ▶《庄子•逍遥游》:“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明·吴承恩《寿熙臺潘

  • 三十

    读音:sān shí

    繁体字:三十

    意思:
     1.数词。十的三倍。
      ▶《诗•小雅•无羊》:“三十维物,尔牲则具。”
      ▶《左传•宣公三年》:“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
     
     

  • 踏地

    引用解释

    亦作“蹋地”。亦作“蹹地”。 1.歌舞时以脚踩踏地面为节拍。《赵飞燕外传》:“时十月五日,宫中故事,上 灵安庙 ,是日吹塤击鼓,连臂踏地,歌《赤凤来》曲。”《后汉书·东夷传》:“舞輒数十人相随,蹋地为节。”

    2.踩地,蹬脚。激愤时的动作。《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地驱歌乐辞》:“老女不嫁,蹋地唤天。” 隋 慧远 《涅槃经义

  • 头顶

    读音:tóu dǐng

    繁体字:頭頂

    意思:(头顶,头顶)

     1.头的最上部。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朱熹﹞道:‘我前日认是奉公执法,怎知反被奸徒所骗?’一点恨心自丹田里直贯到头顶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