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湖亭晚归》 松雨飘藤帽,江风透葛衣。

松雨飘藤帽,江风透葛衣。

意思:松雨飘藤帽,长江风穿葛衣。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湖亭晚归》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夏日景象,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心境。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生动,语言流畅,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首联“尽日湖亭卧,心闲事亦稀。”描述了诗人在湖亭整日闲适躺卧,心境宁静,世事稀少。这里的“尽日”与“心闲”相呼应,展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状态。 颔联“起因残醉醒,坐待晚凉归。”描述了诗人酒醒后,坐在湖亭等待晚凉归来。这里的“残醉”与“晚凉”相映成趣,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享受和洒脱。 颈联“松雨飘藤帽,江风透葛衣。”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所处的环境。松雨飘落在藤帽上,江风透过葛衣,让人感受到一种清爽宁静的氛围。 尾联“柳堤行不厌,沙软絮霏霏。”描述了诗人在柳堤上行走,不厌其烦,沙软絮飞。这里的“柳堤”与“沙软”相呼应,给人一种美好的自然感受。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展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同时,诗中的景物描写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尽日湖亭卧,心闲事亦稀。
起因残醉醒,坐待晚凉归。
松雨飘藤帽,江风透葛衣。
柳堤行不厌,沙软絮霏霏。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松雨

    读音:sōng yǔ

    繁体字:鬆雨

    意思:水降松林,雨声如涛,称为松雨。
      ▶唐·皇甫松《浪淘沙》诗之二:“蛮歌豆蔻北人愁,松雨蒲风野艇秋。”
      ▶唐·白居易《湖亭晚归》诗:“松雨飘藤帽,江风透葛衣。”

  • 风透

    读音:fēng tòu

    繁体字:風透

    意思:(风透,风透)

     1.谓充分透现出来。
      ▶《太平广记》卷二•六引南朝·梁·袁昂《书评•蔡邕》:“蔡邕书,骨气风透,精爽入神。”
     
     2.风充分

  • 葛衣

    读音:gé yī

    繁体字:葛衣

    意思:用葛布制成的夏衣。
      ▶《韩非子•五蠹》:“冬日麑裘,夏日葛衣。”
      ▶唐·韩翃《田仓曹东亭夏夜饮得春字》诗:“葛衣香有露,罗幕静无尘。”
      ▶宋·陆游《夜出偏门还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