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西京步枫子韵》 生憎花发柳含烟,东海飘蓬二十年。

生憎花发柳含烟,东海飘蓬二十年。

意思:生憎恶花发柳含烟,东海飘蓬二十年。

出自作者[近代]苏曼殊的《西京步枫子韵》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生感慨的诗。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内心独白,展现了生活的苦难、漂泊的无奈以及对禅宗哲理的探寻。 首句“生憎花发柳含烟”,借用花发柳含烟的景象,暗示了生活的美好与生机,但同时也反衬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生憎之情。这种美好的景象与内心的痛苦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凸显了诗人的孤独和苦闷。 第二句“东海飘蓬二十年”,以“东海飘蓬”的形象比喻人生的漂泊无依,而“二十年”的时间跨度则强调了这种漂泊生涯的漫长和艰辛。 第三句“忏尽情禅空色相”,这里的“忏尽”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反省和悔恨,“情禅”则暗示了诗人对禅宗哲理的探寻。“空色相”则是禅宗哲理中的一种观念,指的是超越物质世界的表象,洞见事物的本质。 最后一句“琵琶湖畔枕经眠”,这里的“琵琶湖”可能是诗人漂泊生涯中的一处停留地,而“枕经眠”则表达了诗人在漂泊生活中依然不忘对哲理的追求,甚至在睡眠中也在思考。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通过对生活的反思和对禅宗哲理的探寻,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观。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比喻也极富韵味,使人读后深感人生的苦难和哲理的深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生憎花发柳含烟,东海飘蓬二十年。
忏尽情禅空色相,琵琶湖畔枕经眠。
作者介绍 苏曼殊简介
苏曼殊(1884—1918),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县(今广东省珠海市沥溪村)人。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

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汉文、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后人将其著作编成《曼殊全集》(共5卷)。作为革新派的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苏曼殊曾在《民报》、《新青年》等刊物上投稿,他的诗风“清艳明秀”,别具一格,在当时影响甚大。

关键词解释

  • 飘蓬

    读音:piāo péng

    繁体字:飄蓬

    英语:lead a wandering life

    意思:(飘蓬,飘蓬)

     1.飘飞的蓬草。
      ▶唐·贾岛《送友人游塞》诗:“飘蓬多塞下,

  • 东海

    读音:dōng hǎi

    繁体字:東海

    英语:East China Sea

    意思:(东海,东海)

     1.海名。所指因时而异。大抵先秦时代多指今之黄海;秦·汉以后兼指今之黄海、东海;明以后所

  • 生憎

    读音:shēng zēng

    繁体字:生憎

    意思:最恨;偏恨。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诗:“生憎帐额绣孤鸾,好取门帘帖双燕。”
      ▶宋·晏几道《木兰花》词:“生憎繁杏绿阴时,正碍粉墙偷眼觑。”
      ▶清·

  • 十年

    读音:shí nián

    繁体字:十年

    意思:形容时间长久。
      ▶《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贾岛《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