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兴(六首)》 青草波光连梦泽,苍梧云物隔疑山。

青草波光连梦泽,苍梧云物隔疑山。

意思:青草波光连梦泽,苍梧说东西隔怀疑山。

出自作者[明]杨慎的《春兴(六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诗人离开帝都前夜的景色,并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的诗。诗中描绘了洞庭湾的夜色、湘灵鼓瑟、鲛女织布、水光草色等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首句“帝里朝辞供奉班,客程宵济洞庭湾”,描绘了诗人离开帝都前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供奉班的留恋和对旅程的期待。 “湘灵鼓瑟清泠外,鲛女鸣机缥渺间”两句描绘了湘水女神鼓瑟和织布的情景,其中“清泠”、“缥渺”等词形容声音和气氛,给人以清幽、缥缈之感。 “青草波光连梦泽,苍梧云物隔疑山”两句描绘了洞庭湖的景色,水草波光粼粼,与梦泽相连;苍梧的云物隔断了视线,使人疑心是山。这两句通过生动的景色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最后“故园亦有岷江水,垂老生涯钓艇闲。”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即使故乡也有岷江的水,但自己却只能在垂老之年,过着闲适的钓艇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洞庭湾夜色的描绘,以及湘灵鼓瑟、鲛女织布等神话传说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帝里朝辞供奉班,客程宵济洞庭湾。
湘灵鼓瑟清泠外,鲛女鸣机缥渺间。
青草波光连梦泽,苍梧云物隔疑山。
故园亦有岷江水,垂老生涯钓艇闲。
¤
作者介绍 徐渭简介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

杨慎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复为翰林修撰,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于云南永昌卫。曾率家奴助平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叛乱,此后虽往返于四川、云南等地,仍终老于永昌卫。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杨慎卒于戍所,年七十二。明穆宗时追赠光禄寺少卿,明熹宗时追谥“文宪”,世称“杨文宪”。

杨慎在滇南三十年,博览群书。明代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推杨慎为第一。他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其诗沉酣六朝,揽采晚唐,创为渊博靡丽之词,造诣深厚,独立于当时风气之外。著作达四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关键词解释

  • 梦泽

    读音:mèng zé

    繁体字:夢澤

    意思:(梦泽,梦泽)
    即云梦泽。
      ▶唐·李白《<大猎赋>序》:“楚国不过千里,梦泽居其大半。”
      ▶明·岑徵《湘潭晚春寄耒阳胡使君》诗:“东风绿遍章臺柳,夜雨寒生梦泽云

  • 波光

    读音:bō guāng

    繁体字:波光

    英语:glistening light of waves

    意思:水波反射出来的光。
      ▶后蜀·顾敻《河传》词:“波光渺渺,不知何处。”
      ▶明·刘

  • 青草

    读音:qīng cǎo

    繁体字:青草

    意思:
     1.青色的草。区别于“枯草”、“干草”。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室如县罄,野无青草。”
      ▶杜预注:“在野则无蔬食之物。”
      ▶孔颖达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