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夕眺风泉亭三首》 白苹洲上西风起,黄叶声中秋意长。

白苹洲上西风起,黄叶声中秋意长。

意思:浮萍洲上西风起,枯黄的树叶声中秋意长。

出自作者[宋]白玉蟾的《夕眺风泉亭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拄杖相寻访夕阳,诗肩独耸到昏黄。白苹洲上西风起,黄叶声中秋意长》是一首对自然景色和诗人自身感受的细致描绘的诗。 首句“拄杖相寻访夕阳”,诗人以拄杖漫步夕阳下的场景开篇,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似乎诗人正准备进行一次夕阳下的散步,享受这宁静而美好的时光。 “诗肩独耸到昏黄”一句,描绘出诗人的精神面貌,他坚韧不拔,独自耸立的诗魂,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醒目。这里的“到昏黄”与前句的“夕阳”相呼应,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 “白苹洲上西风起”,诗人将视线转向了白苹洲,这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地点,白苹飘荡,如同诗人的思绪。西风起,不仅带来了秋天的气息,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寒冬。 “黄叶声中秋意长”一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黄叶在风中摇曳,发出沙沙的声音,似乎在诉说着秋天的哀愁和无尽的思念。而“意长”二字,则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深深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夕阳、白苹洲、黄叶等自然景色,以及诗人独自耸立的诗魂、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和对秋天的深深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诗歌的执着追求。同时,也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拄杖相寻访夕阳,诗肩独耸到昏黄。
白苹洲上西风起,黄叶声中秋意长。
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

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

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他曾云游罗浮、武夷、天台、庐山,阁皂等地,寻师访友,学道修炼,经历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辛岁月。他在云游途中,先后收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继瑞为徒。据称‘四方学者,来如牛毛‘,影响日益扩大,自此打破自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的单传历史。旋即复归武夷止止庵传道授法,正式创立金丹派南宗。

关键词解释

  • 秋意

    读音:qiū yì

    繁体字:秋意

    英语:The autumn scenery and weather.

    意思:
     1.秋季凄清萧瑟的景观和气象。
      ▶唐·颜真卿《赠僧皎然》诗:“秋意西山

  • 黄叶

    读音:huáng yè

    繁体字:黃葉

    意思:(黄叶,黄叶)

     1.枯黄的树叶。亦借指将落之叶。
      ▶南朝·梁·丘迟《赠何郎》诗:“檐际落黄叶,阶前网绿苔。”
      ▶唐·李白《秋思》诗:“燕支黄叶落,

  • 西风

    读音:xī fēng

    繁体字:西風

    英语:west wind

    意思:(西风,西风)

     1.西面吹来的风。多指秋风。
      ▶唐·李白《长干行》:“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 白苹

    读音:bái píng

    繁体字:白蘋

    英语:Pai P\'ing (1950-)

    意思:(白苹,白苹)
    亦作“白萍”。
     水中浮草。
      ▶南朝·宋·鲍照《送别王宣城》诗:“既逢青

  • 中秋

    读音:zhōng qiū

    繁体字:中秋

    英语:(N) Mid-Autumn Festival

    意思:I
    指农历八月十五日。亦称“中秋节”。
       ▶唐·白居易《效陶潜体》诗之七:“中秋三五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