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游观音岩燕子矶因感梁王达磨故事》 故宫木叶空金碗,荒渡芦花失宝衣。

故宫木叶空金碗,荒渡芦花失宝衣。

意思:故宫树叶空金碗,荒渡过芦花失华贵的衣服。

出自作者[明]王叔承的《游观音岩燕子矶因感梁王达磨故事》

全文赏析

这首诗《观音高阁迥岩扉,客酒凭陵燕子矶。》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的佳作。 首联“观音高阁迥岩扉,客酒凭陵燕子矶。”描绘了高耸入云的观音阁和燕子矶的壮丽景色。观音阁高耸在悬崖峭壁之上,巍峨壮观,令人惊叹。燕子矶则因形状像燕子而得名,是江边的一处险峻之地,给人以惊险的感觉。诗人以酒为媒介,借景抒怀,表达了内心的豪情壮志。 颔联“山带石城孤寺立,潮平江国乱帆飞。”进一步描绘了山川景色和江国的繁华景象。石城山孤独地矗立着寺庙,江边的乱帆在潮平的水面上飞舞,一幅生动的画面跃然纸上。这一联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颈联“故宫木叶空金碗,荒渡芦花失宝衣。”笔锋一转,诗人将目光转向了历史的遗迹。故宫的金碗已经空了,荒渡的芦花也失去了昔日的华丽。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他感叹时光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同时也表达了对失去的美好事物的怀念。 尾联“我亦乘风欲西逝,少林秋老白云归。”诗人表达了自己也想像风一样自由地西去,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同时,少林寺秋天的白云也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整首诗以景抒情,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由的向往。诗中既有对大自然的赞美,也有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宁静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观音高阁迥岩扉,客酒凭陵燕子矶。
山带石城孤寺立,潮平江国乱帆飞。
故宫木叶空金碗,荒渡芦花失宝衣。
我亦乘风欲西逝,少林秋老白云归。
作者介绍
王叔承(1537—1601)明诗人。初名光允,字叔承,晚更名灵岳,字子幻,自号昆仑承山人,吴江人。喜游学,纵游齐、鲁、燕、赵,又入闽赴楚。在邺下,郑若庸荐之赵康王。

关键词解释

  • 故宫

    读音:gù gōng

    繁体字:故宮

    短语:克里姆林宫 白金汉宫 冷宫 行宫 爱丽舍宫

    英语:The Imperial Palace

    意思:(故宫,故宫)

  • 芦花

    读音:lú huā

    繁体字:蘆花

    英语:reed catkins

    意思:(芦花,芦花)

     1.芦絮。芦苇花轴上密生的白毛。
      ▶隋·江总《赠贺左丞萧舍人》诗:“芦花霜外白,枫叶

  • 木叶

    读音:mù yè

    繁体字:木葉

    意思:(木叶,木叶)
    树叶。
      ▶《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晋书•儒林传•董景道》:“永平中,知天下将乱,隐于商洛山,衣木叶,食树果。”

  • 宝衣

    读音:bǎo yī

    繁体字:寶衣

    意思:(宝衣,宝衣)

     1.贵重的衣服。
      ▶《文选•陆倕<石阙铭>》:“焚其绮席,弃彼宝衣。”
      ▶李善注:“《六韬》曰,纣时妇人以文绮为席,衣以绫纨者三千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